3542 期 / 第7版:乡村振兴·农业科技
油菜根结线虫病与根肿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对策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黄小琴 刘勇 余垚颖 张蕾 杨潇湘 张重梅 邓越

2018年“天府菜油”行动全面启动以来,四川油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2024年四川油菜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当前,我省油菜苗情整体较好,但受油菜播期高温及播后连续降雨影响,根肿病仍普遍发生,且在部分未发生根肿病区域(如广安、江油等),出现大量油菜根结线虫病。根结线虫病是由根结线虫引起的植物线虫病害,根肿病是由芸苔根肿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两者症状相似,种植户难以正确判断,极易造成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措施不当,严重影响油菜生产。为高效防控油菜病虫害,助力油菜产业持续发展,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专家提供了正确识别病害的方法与防治技术,以期广大种植户科学应对,降低危害。

根结线虫病与根肿病的区别

一是适宜条件不同。根结线虫适宜土温10℃~40℃,土壤相对湿度40%~70%,土壤pH4~8,盐分低,土质疏松,砂土发病重,连作地发病重,在无寄主情况下可在土壤中存活2年以上。根肿病适宜土温18℃~25℃,土壤相对湿度70%~90%,土壤pH5.4~6.5,连作地发病重。

二是危害作物不同。根结线虫可寄生超2000种植物,主要发生在薯蓣科、茄科、豆科、葫芦科、十字花科等,如菠菜、茼蒿、胡萝卜、莴苣、柑橘、火龙果、石榴等。根肿病菌寄主范围相对较窄,主要为害油菜、花茎甘蓝、白菜、花椰菜等十字花科作物。

三是危害症状不同。根结线虫病在侧(须)根上形成球形或圆锥形、大小不等的瘤状根结,内有乳白色针头状雌性成虫;受害植株细根较少,根结肿瘤上可生细弱新根,但会再度发病,形成串珠状或鸡爪状根结肿瘤,导致植株矮小、株型紧凑,严重时,地上部分生长停滞,叶片变小变黄。根肿病菌主要侵染主(侧)根,主根发病时,肿瘤大而少,呈球形或近球形,表面凹凸不平;侧根发病时,肿瘤小,肿瘤单个存在或呈鸡肠根;肿瘤逐渐膨大,导致植株僵缩矮小,叶片无嫩绿光泽,中后期叶色灰绿或黄色,直至整株萎蔫死亡,后期容易被软腐细菌侵染,造成根部腐烂,散发臭气。

防治技术对策

(一)科学施药

1.根结线虫病。病害轻微地块可亩用10%噻唑膦颗粒剂1~1.5千克混合细土20千克,撒在沟内或定植穴并混合均匀,避免根系直接接触噻唑膦。病害较重地块其亩用量可增至2~3千克,相同方法施用。按照1000~1500毫升/亩施用10%阿维·噻唑膦悬浮剂,兑水(200升)灌根,控制根结线虫危害和蔓延。按照亩用量0.5~1千克淡紫拟青霉制剂与5~10千克有机肥混合,穴施或条施在发病地块油菜根系周围,或按照1吨有机肥添加2~3千克淡紫拟青霉制剂,25℃~30℃二次发酵3~5天后撒施50~100千克/亩,有机肥须直接接触土壤。

2.根肿病。已发病田块,及时采用植物生根剂+叶面肥喷施植株,诱发患病植株生长新根,恢复和保障根系正常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实现根肿病的绿色防控和患病植株的功能修复。

(二)合理改种轮作

1.根结线虫病。根据受害严重程度及种植需求,合理评估是否改种,病害严重田块如需改种,可顺应季节改种大蒜、葱等非根结线虫寄生作物,降低病害危害,减小经济损失。

2.根肿病。在稻油轮作区,水稻移栽7~15天后,施用根肿病防控专用土壤调理剂SC-1,亩均用量500千克。在非稻油轮作区,油菜收割后,栽培根肿菌陷阱植物,如大豆、玉米等非十字花科植物,诱导根肿菌萌发后因无寄主而死亡,达到预防病害发生的目的。

(三)积极预防

1.根结线虫病。病害发生区域,次年再种植油菜,应严格落实预防措施。可在夏季高温休闲季节,起垄灌水覆地膜,利用高温、缺氧杀灭线虫;播种或移栽前,将表土深翻至30厘米以下,减少根结线虫为害。针对不同栽培方式,若为育苗移栽,可亩用活菌数100亿的淡紫拟青霉菌剂200克与适量基质(如泥沙、有机肥等)混匀后撒入苗床,播种覆土;若为基质育苗,可将1千克淡紫拟青霉混匀在2~3立方米基质中,并铺于苗床地表2~4厘米,撒播种子;若为无菌基质托盘育苗,在油菜移栽前,用2.0%阿维菌素4000~6000倍液灌根后再上机移栽;若为直播区,种子可用淡紫拟青霉制剂按种子量的1%拌种,堆捂2~3小时,阴干再播种。

2.根肿病。根肿病防治仍应坚持“预防为主,药剂为辅”的原则。土壤湿度是引起根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发病地块要注意随灌随排,理通田间沟渠或提升起垄高度,避免田间积水。采用1~2倍氰霜唑稀释液处理种子后晾干播种,或使用根肿病防治专用种子包衣剂处理后播种。针对不同栽培方式,若为育苗移栽,播前采用1500~2000倍氰霜唑浇透苗床表层土壤,或采用2000倍氟啶胺处理苗床7天后再播种;若为基质育苗,苗床地上撒施3~5厘米蚯蚓粪后直接撒播,出苗后2叶期,用氰霜唑2000倍液或稀释至1×107 CFU/毫升的芽孢杆菌淋浇1~2次苗床基质,增强油菜抗性;若为无菌基质托盘育苗,移栽前用1500倍氰霜唑稀释液灌根后再上机移栽,减少移栽后根肿病侵染;若为直播区,在不影响油菜产量的前提下,可将当地传统播期推迟10~15天,人工撒播或机械化直播。

(四)加强田间管理

种植过程中或油菜收割后,认真清理遗留田间的病株残体和根茎,带出田外集中销毁,用生石灰或高锰酸钾消毒,降低田间病原量积累。带病土壤、粪肥、农机具是主要传播途径,禁止带病土壤沤制的有机肥施入无病田块;跨区作业时,清洗农机具,操作员切勿携带带菌泥土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