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4 期 / 第8版:现代农业
龚国淑:综合防控猕猴桃褐斑病


专家名片:龚国淑,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猕猴桃、玉米、小麦等作物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近年主持完成了“四川省猕猴桃溃疡病绿色防控技术研发与应用”“猕猴桃褐斑病综合防控技术”等研究,主持制定了四川省地方标准——“猕猴桃褐斑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主持编著《猕猴桃病虫害原色图谱与防治技术》。先后主持和主研省部级、地市级科研项目30余项,研究项目获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褐斑病是猕猴桃叶部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是猕猴桃生长期最严重的叶部病害之一,对产量和鲜果品质影响较大,危害严重。为此,龚国淑教授开展了相应研究,总结归纳了猕猴桃褐斑病综合防控技术的要点。

抗病良种。在猕猴桃褐斑病发生区优先选择抗病良种。

冬季清园。猕猴桃落叶后至萌芽前1个月修剪枝梢,再清理田间枯枝落叶,深埋或移出果园。同时,清除猕猴桃果园及其附近病原菌共同寄主黄瓜、扁豆、四季豆、蓝莓、草莓、金银花、红薯等的植物残体。

栽培管理。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在57月叶面补施磷钾肥,并适当修剪枝梢,合理负载,增强树势。提倡树盘覆盖,行间生草,以在高温期间保持土壤湿润。

物理防治。猕猴桃褐斑病重发区,有条件的果园可搭建避雨大棚,根据立地条件、果园面积等因地制宜选择标准钢架大棚、简易钢架大棚、竹木大棚等。

化学防治。结合冬季清园喷施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春季萌芽前再喷施一次。

注意在猕猴桃褐斑病初发期开始施药。露天栽培方式间隔710天施药,连续23次。避雨栽培方式间隔2530天施药,连续12次。采果前20天停药,采果后立即加施一次药剂保叶。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

经过测试,采取龚国淑教授的猕猴桃褐斑病综合防控技术后,或可取得如下效果:

实施猕猴桃褐斑病综合防控技术的避雨防控区猕猴桃植株长势健壮,褐斑病防控效果达88.5%,露地防控区防效为82.6%,综合防控技术防病效果显著,增产增收显著。据统计,各示范区和辐射带动区至采收期实现树体功能叶保叶率达90%以上。

截至目前,猕猴桃褐斑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已在四川范围内累计推广面积达50万亩以上。(成都科技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