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8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隧道地质预报仪首次用于高速公路TBM施工

本报讯 近日,中铁科研院西南院自主研发的最新型HSP-T型隧道地质预报仪正式进入乐西高速大凉山1号特长隧道服务。该仪器是专门针对TBM(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施工隧道特点研发的预报仪器,填补了国内高速公路TBM施工地质预报技术空白。

乐西高速是首条深入大小凉山彝区腹地,承载四川省重要扶贫通道和生态旅游通道的高速公路。大凉山1号特长隧道为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全长约15.3千米,为乐西高速控制性工程之一。隧道首次采用10688m平导TBM+主洞钻爆法组合施工工法,为国内首座运用该工法的高速公路隧道,也是我国高速公路隧道行业TBM施工工法的首次尝试。

中铁科研院西南院自主研发的HSP-T型隧道地质预报仪,是利用TBM掘进时刀盘滚刀破岩时产生的振动作为激发震源,通过在刀盘后方隧道轮廓上布置阵列式检波器接收地震波场信号,采用多源地震干涉技术,对反射与散射信号进行聚焦成像,实现前方不良地质体的预报。该技术成果已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具有测试便捷、无需爆破或锤激震源、无需TBM停机,无测前准备工作、现场测试时间短、检波点布设迎合性强等优势,能够高效探测岩溶、断层、软弱夹层、节理密集带等多种不良地质,现已在国内外水利水电、铁路和城市地铁等30余台TBM、盾构机上成功应用。据了解,此次HSP最新型隧道地质预报仪的顺利应用,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将为乐西高速控制性工程安全顺利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乐西高速公路从资阳市乐至县到凉山州西昌市,具有工程规模大、桥隧比例高、地质地形复杂、进场通道差等特点,桥隧比达83.15%,为目前四川省内最高。乐西高速建设正全线推进,计划2025年建成通车,建成后将连接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和大小凉山腹地彝族主要聚居地,结束凉山州雷波、美姑、昭觉三县不通高速的历史。(刘继滨 卢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