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1 期 / 第8版:农村创新创业
供不应求!红岩山的李子质优价俏


陈勃文(右)和妻子查看果园里的李子

“红岩山的李子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蜂糖李,随手摘一个,甜度都很巴适!”近日,成都市民华先生带着家人来到眉山市丹棱县张场镇河湾村陈勃文一家的李子园内,一边体验采摘的乐趣,一边品尝新鲜的李子。

陈勃文一家是如何种出高品质的蜂糖李的?又如何在丹棱众多种植户中脱颖而出?记者于近日走进丹棱县红岩山家庭农场,探寻陈勃文一家成功的秘诀。

攻坚克难

投身农业事业

据陈勃文介绍,李子园共有7座山头160余亩土地,曾被全村人称为“不毛之地”,2014年才被其父陈志平利用起来。

“父亲将这7座山头全部种上了当时最流行的核桃,结果因缺乏技术而失败。” 陈勃文回忆道,为帮助父亲挽回损失,那时正在教书的他决定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抽出时间,帮助父亲发展农业。

在陈勃文的建议下,父亲投资修缮基础设施,建起了连接7座山头的机耕道及生产道路,安装并连通了山头管理房的农用电,修建12个蓄水总量达500余立方米的蓄水池,极大方便了农业生产。紧接着陈勃文又和父亲积极联系当地农业技术部门,请教该县高级农艺师袁兴亮、陈天礼,寻找突破口。

最终,在专家们的建议下,陈勃文父亲于2015年9月成立了丹棱县红岩山家庭农场,开始种植李子。2016年,在全家人的努力下,7座山头全部种上李子,包括五月脆、蜂糖李、半边红、脆红李等品种。

用心经营

李树结出“幸福果”

“虽然我不精通农业,但我觉得李树需要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陈勃文充分利用节假日的空闲时间,主动向李树种植能手学习种植经验,向县农业农村局、镇农业服务站技术员请教种植技术,让这7座山头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

据陈勃文介绍,要让李子树处于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中,李树才能更好地开花结果。“以种植蜂糖李为例,由于蜂糖李着座率低,为了寻求解决方案,我先后尝试不同品种的李树混栽、人工授粉、用矿泉水瓶插花、放蜂等措施,最终才让蜂糖李的座果率和品质得到了提升。”陈勃文说,如今,这里平均每株李树产值在20公斤以上。

“从2016至今,前前后后的投入有250余万元。” 陈勃文说,直到2018年才开始有所回报。收入是一年比一年高,2018年其收入仅有28万元,2020年收入就达到48万元,预计今年收入将超过60万元,现在果树上的李子基本被预定一空,根本不愁销路。

据陈勃文介绍,下一步,李子园将严格按有机标准进行生产,开发立体农业,套种魔芋,适当开发养殖业,走种养循环之路。同时,还将实行商超对接,开展定制农业,扩大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我相信,只要踏实肯干,我们的日子一定过得比蜜甜!”陈勃文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王琴 刘敬宗 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