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8 期 / 第5版:乡村振兴
筑梦乡村 赋能未来
——四川省第五届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乡村振兴论坛在遂宁举办

论坛现场

董以军作主题分享

本报讯 414日,四川省第五届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之“筑梦乡村 赋能未来”乡村振兴论坛在遂宁市举办。论坛现场,全省各市州乡村创新创业能手汇聚一堂,探讨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

主题分享

传递成功经验

四川省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已成功举办四届,涌现出了不少带富一方百姓、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的能人。论坛上,往届获奖选手代表——四川省第二届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获得者、会理县翠鑫源果业协会会长董以军,四川省第三届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获得者、成都天健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德明,四川省第二届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获得者、眉山市东坡区“东坡味道”水稻种植协会会长、好味道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相德登台为大家分享各自经验。

怎样让第一生产者最大限度的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从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助力产业振兴?在主题分享环节,董以军带来“科技引领发展 创新决胜未来”专题分享。“乡村振兴,首先是人才振兴。我们积极培养乡土人才、传授实用技术,并成立新型合作社、农技培训中心,为全村培养出了一批技术过硬的第一生产者,为农业农村培养造就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董以军说道。

如何让想种田的人能种田、能赚钱?李相德分享了他的经验。“缺乏劳动力、机械化程度低、缺少社会化服务平台一直是制约我们农业发展的瓶颈,传统的单打独斗模式也不适合新时代下的新农村。我们把周边的家庭农场业主组织起来,于2014年成立了好味道水稻专业合作社。成立合作社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购买农机帮助农户提高效率,以及探索公司化运营模式,通过定期分红让大家有钱赚……2020年,好味稻合作社在全国农民合作社500强中排名前十,位居西南第一,合作社越来越壮大,农户也能赚到钱,这才是共赢的良性模式。”李相德说。

宋德明则分享了自己参赛的经验和感悟。“因为四川省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我被推荐参加了国家的农业创新大赛,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了我们的‘稳糖米’,也因此得到了很多关注和支持。所以我要感谢大赛主办方。”宋德明介绍道,“其实我们四川农业领域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和项目,只是因为没有被发现、或者没有机会展示而发展较慢,大赛就是平台,我们在扎扎实实做事的基础上也应该学会怎么讲述自己的产品、介绍自己的项目,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看见。”

现场对话

助力产业发展

论坛上,三位嘉宾的分享也引起了今年参赛选手们的浓厚兴趣。“我们那个村子过去很贫穷,怎样才能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有效带动全村村民一起致富?”来自广元市白云家庭农场的负责人赵牺平提出了他的困惑。

针对赵牺平提出的问题,嘉宾们倾囊相授。董以军结合自身经验予以解答:“在产业发展中,我们通过宣传产业信息,把能干事、想干事的农民集合在一起,并积极提供技术支持。我们把合作社变成一个大家庭,每一个小家庭都是一个生产空间,合作社要做的事情就是管控原材料来源以及生产工艺,而我们聚在一起的核心就是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中之重,而“如何发掘智慧农业人才”“如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现如今农业企业在发展中面临最多的问题,也是此次交流分享环节中被提及最多的问题。李相德指出,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从内部培养“土专家”,要学会“两条腿”走路,首先需要做的是改变自身,做好产品品质,具备工作思维,才能够吸引人才加入,其次才是政府以及外部力量的支持。“只有打造好的产品品质,才能得到外界认可,吸引农业人才加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李相德如是说。

“互动交流的过程,给了我很多新的思路,对我们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帮助,老师们以产业发展带动全村村民增收的事例,让我深受启发。”交流结束后,赵牺平称赞道。

据了解,此次论坛是四川省第五届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环节之一,往届金奖获得者、相关领域专家、参赛选手等共100余人参加论坛。(黄东方 本报记者 马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