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0 期 / 第6版:法治农村
江油市推出电视“村务服务监督平台”

“罗书记,我怎么没有在电视上看到今年的低保评定情况呀?”“市上刚批下来,我们正在录入,下午就可以看到了。”近日,绵阳江油市大康镇纪委书记罗长煜对旧县村村民曹守平解释道。

曹守平说的“电视”,是江油市纪委推出的“村务服务监督平台”。

村民家中坐

想查村务“看电视”

江油全市有60%的人口为农业人口,涉及村组干部的“微腐败”占据了信访量大半,在查办的案件中,40%为涉农案件,大部分与村“三资”管理不透明、村级决策不民主有直接关系。

“防治‘微腐败’重在晒出‘微权力’,群众身边‘微腐败’多发易发,主要是对基层权力运行的监督存在薄弱环节,我们要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增强监督合力。”江油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姚华宗说。

鉴于许多村民不会使用网络、手机APP等情况,2017年,江油市纪委选择覆盖面最广、操作最简单的电视作为村务公开载体,在太平镇普照村开展试点。

在群众家里,打开电视开机界面就可以进入“村务服务监督平台”,能查询到村低保户申请、村级财务支出、惠民惠农政策等情况,细致到每一户人、每一笔支出,每一个公开项目都注明了经办人、监委会主任的签字信息,发现问题可打电话核实。

江油市纪委依托平台下移监督关口,探索出“村民——村监委会——村两委——镇纪委”自下而上的监督模式,并结合层级监督、系统监督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上下联动、相互制衡的“立体监督体系”。

村务公开带来的变化,体现在信访量的变化上——试行初期,信访量出现小幅增长,而推行半年后,信访量明显下降。2017年后,普照村连续两年实现了“零信访”,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试点村。截至2019年,“村务服务监督平台”已覆盖全市39个乡镇的365个行政村,其中19个乡镇实现年度“零信访”,3个乡镇连续两年“零信访”。

互联网+监督

乡镇纪委“减负”

数据显示,“村务服务监督平台”仅施行一年,江油市纪委收到的涉及村组干部举报线索数量呈下降趋势,“微腐败”受到遏制。

在遏制村组干部“微腐败”之外,也有意外收获。

在办公室里,罗长煜研究起最新的后台数据。通过对群众收看频次的分析,相比较村务公开,群众对办事流程更感兴趣,点击次数约为前者的两倍。由于采取每月、每季度定期公开,群众看过觉得没问题就不再看了,而办事流程,涉及到许多事项,有的需要提交不同的材料,这套系统也能让群众少跑路,提高办事效率。

根据规定,各村需将公开信息汇总到乡镇,再由乡镇相关职能办公室审核后,录入到该系统中。据估算,完成一个村的信息录入,大概需要10分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每季度集中录入一次,完成全乡镇的信息录入一般不超过2小时。

而这些时间投入,换来的是乡镇纪委的“减负”——作为村组群众信访的“第一站”,乡镇纪委承担着大量调查、核实、解释工作,大部分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误会。

考虑到乡镇纪委只有一位专职工作人员,其他24人均为兼职,巨大的工作量有时会使得一些调查核实不尽如人意,反而加深了群众的误会。

而村务公开平台的运行,不仅有效防治了村组干部的“微腐败”,也从源头上减轻了乡镇纪委的工作量,“这让我们能将精力更多放在教育预防、监督检查等领域,可以做一些创新工作。”罗长煜说。(李保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