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五泉社区,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井然有序的在院落里忙碌着,极具生机与活力的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近年来,五泉社区以“绿色治理”“体系治理”“产业治理”为工作重点,建立社区主导、多元参与的治理新格局,取得了一定成效,先后获得了“全国生态文化社区”“省级精品创建村”等荣誉称号。
绿色治理让生态美
想要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关键。为此,五泉社区以绿色公约、绿色调解、绿色存折为抓手,落实生态质量大改善。
形成绿色公约。五泉社区将绿色理念拓展到乡村治理的各个领域。首先号召社区内的党员持续向广大居民群众宣传绿色理念,结合现有的村规民约,创建侧重生态保护、绿色自治的绿色公约,形成居民自我监督、熟人相互监督、协会主导监督的绿色行为规范。
推进绿色调解。社区通过“创新积极受理找苗头、调查取证四询问、协商和解握握手、义务劳动做两工”的新型调解模式和“褒扬激励、真情打动、排忧解难、公正评议、乡贤领办”的绿色调解方法,促使居民更好地遵守绿色公约,为社区“绿色治理”模式营造氛围。
巧用“绿色存折”。社区向每位居民发放一本“绿色存折”,引导居民按照农村垃圾分类办法将垃圾分类回收处置,垃圾积存到一定数量后可进行交售,交售的积分可以去社区兑换现金、日用品;同时,社区以市、镇(街道)、村(社区)为单位层层督导考核,对优秀户贴红旗、给奖励,对不合格户亮黑旗、晒面子。
据统计,“绿色存折”制度实施以来,社区垃圾源头减量达60%,垃圾转运成本下降达70%,可回收垃圾和废弃衣鞋实现废物再利用,农药包装废弃物、废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制度不仅促使弃物变为“黄金”,还极大程度提高了居民的环保意识。
体系治理让生活好
想要构建良序善治新格局,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键。为此,五泉社区建立了“党建+”自治运行体系,以“三联”工作法为基石,按照“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原则,大力鼓励、吸纳无职党员、新乡贤、返乡创业大学生等参与到社区自治建设中来,以乡村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为契机,探索基层治理“五五模式”,创新“五个引领”“五进农村”“五会共商”“五零共促”等基层自治方法,号召社区党员干部、后盾单位干部、小组长、入党积极分子、新乡贤等123名志愿者组成文明劝导、环卫治理、产业帮扶、水电安装等6个专业服务队伍,协助社区走访联系群众,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建立“一键式”对口服务体系,紧扣农村工作周期性特点和基层群众季节性需求,采取不同时间段对应帮扶的定时服务,围绕“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伏季休渔转产培训”等主题,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做好服务工作。
建立“数字化”智能管理体系,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到乡村治理上来,运用数字化平台实现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有效提升乡村治理的精细化水平。据悉,五泉社区率先实行的数字化试点在疫情防控中大显身手,快速精准掌握健康动态,提高疫情排查效率;社区以新洲“云”治理平台为“神经中枢”,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治理手段,对治安、安监、民情等相关基础数据进行整合,扫除信息收集的盲点、难点,构成社会治理“大网”,打造乡村治理共同体。
产业治理让居民喜
为进一步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新要求,五泉社区进行了多方位的实践和探索。
通过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新业态,将辖区内的神九堰休闲山庄作为代表去开发旅游资源,通过引进专业公司团队,打造AAA级景区,推进民宿、研学基地建设,拓展全市中小学生、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家庭亲子旅游市场,打造成三位一体、整体发展、一条龙式的乡村旅游休闲娱乐场所。
同时,在原有的“休闲观光”基础上,将社区内农产品进行加工,与百果园采摘基地联动,制造神九堰旅游周边“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有特色的“民俗产业”,并对当地居民开展文明礼仪培训。目前,社区已引进数家如古琴、书画艺术企业进景区,将“民风民俗”与景区建设深度融合。
社区推动旅游业与农业、手工业等融合发展,有效提高旅游经济收益,带动旅游扶贫就业;同时,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文明素养。
在特色新“三治”的不断推动下,五泉社区将朝着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生活好的目标稳步前行。(邹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