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 四川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供图
本报讯 8月1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在成都发布《四川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从创新资源、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创新环境4项一级指标,创新经费投入、协同创新等12项二级指标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户数年均增速等115项三级指标,梳理了全省21个市(州)的综合创新能力。
《报告》显示,成都、绵阳、宜宾、德阳、眉山依次保持创新能力前5位,领先格局比较稳定。其中,成都以80.84的综合评价值展现出绝对领先优势,稳居全省首位。雅安、泸州、攀枝花、乐山、自贡分列第6~10位。
在创新资源、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创新环境4项一级指标评价中,成都均居首位,绵阳全部进入三甲,宜宾3项进入前三。其中,成都、绵阳、雅安居创新资源前三位;成都、宜宾、绵阳居企业创新前三位;成都、绵阳、宜宾居创新绩效前三位;成都、宜宾、绵阳居创新环境前三位。从实力、效率、潜力三个评价维度看,成都、绵阳、宜宾在创新实力和创新效率上占据前三位;创新潜力前三位由成都、眉山、宜宾包揽。
“《报告》清楚地给出了每个市(州)的优势和短板。”四川省科技咨询委员会执行主任田云辉说,《报告》相当于给每个市(州)定制了一份“体检报告”,对于排名靠前的指标,可以通过政策、资源聚焦进一步巩固优势,形成创新生态;针对靠后的指标,则可以靶向施策,补齐创新瓶颈。
“从统计结果来看,十年来我省区域创新能力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创新梯队格局趋稳,领先地区优势持续强化;二是区域分化与协同并存,头部引领辐射效应不足;三是科技与经济位势不匹配,创新驱动效能亟须提升等特点。”四川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四川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是四川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在国家创新调查制度框架下,对接国家科技创新调查系列报告编研而成,至今已连续十年开展跟踪评价。该报告聚焦科技创新,着眼区域高质量发展,利用大量权威统计数据,全面、客观、立体、动态地展现各市(州)创新能力发展,诊断科技创新的薄弱点,助力各地精准施策,实现创新能力“稳底板、锻长板、补短板”,充分发挥了创新监测评价的决策支撑作用。(本报记者 马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