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0 期 / 第5版:科技扶贫
发扬红军精神 开创壮美明天
通江县高质量退出贫困县序列

千百年来,通江县一直是川陕革命老区巴中市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县区之一。近年来,通江县委、县政府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通江新未来,实现了连战连胜、再战再捷。

苦干实干,旧貌换新颜。如今,通江县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7.6%下降到2019年底的0.2%157个贫困村全部成功脱贫摘帽,通江县高质量退出贫困县序列。

基础设施建设奠定脱贫基础

通江县位于四川盆地的“盆沿”向秦巴山区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山高坡陡,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欠账多,是制约通江脱贫步伐的突出短板。

要致富,必须先修路!通江县副县长罗旭辉介绍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通江县整合涉农资金,在全县开展了交通大会战,大力修建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打通了“大动脉”,畅通了“内循环”,相继实现了县通高速、乡通油路、村社通水泥路的目标,目前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6573公里。

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催生了一条条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据不完全统计,通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动贫困群众约3.2万户11.38万人增收5.69亿元,带动发展农业产业186.4万亩、乡村旅游村200余个。

为解决山区群众饮水安全问题,通江县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攻坚决战行动,新改建农村供水工程2964处,全县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此外,生活在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通水通路通电成本过高地方的群众,很难实现就地脱贫,必须实施易地搬迁,彻底改变“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地区群众生存条件。

通江县副县长、县扶贫开发局局长万学成介绍说,全县把农户安全住房问题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危旧房改造、土地增减挂钩、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共实施了易地搬迁1320146131人。

在具体实施中,通江县根据特殊的地形地貌、贫困人口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整村搬迁,邻村安置”的搬迁实施路径和政策框架,初步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易地扶贫搬迁路子,同时在搬迁点周围配套产业和公共设施,解决了搬得出、稳得住和能致富的问题。

“三保障”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

通江贫困,贫困在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短板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这“三保障”,与“不愁吃、不愁穿”一起,构成当地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

近年来,通江县咬定底线任务,重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全面补齐“短板”,提高了脱贫攻坚质量。

“小病拖,大病挨,要死才往医院抬。”这是曾经流传在通江县至诚镇柏溪村的一句顺口溜。该村第一书记闫荣钟说,以前村民到医院看病,一去一回要2个多小时,现在村上修了95平方米的村级卫生室,配备了医生,看病十分钟不到就解决了。柏溪村的发展不是个例。在医疗方面,通江县针对山区山高路远的实际情况,实施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改造,村村建起了卫生站,实现了医疗全覆盖。

“以前的老房子在山顶上,年久失修,早已破败不堪。”诺水河镇白云村村民赵心云说。过去,赵心云一家6口除了每天担心房子坍塌,还要依靠天下雨来吃水,孙女读书也是天不亮就出门,中午才能到学校。20187月,赵心云全家住进了129平方米的天井坝村易地扶贫搬迁点,孙女也在周围学校上了学。终于了却多年的愁事,赵心云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据悉,通江县围绕公共配套优服务,按照乡乡达标、村村达标、项项达标的要求,全面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中心小学、中心卫生院建设及贫困村文化室、卫生室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49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中心小学、中心卫生院建设全面达标,157个贫困村文化室、卫生室100%达标,使全县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聚焦深度贫困勇啃“硬骨头”

通江县委、县政府深知,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必须以内生动力为支点、产业扶贫为支撑、对口扶贫为动力、驻村帮扶为保障,勇啃“硬骨头”。

以内生动力为支点,激发脱贫潜能。诺水河镇柳林村村民李国芝,妻子残疾,孩子读书,两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要赡养,一家子负担都压在这个50多岁的男人身上。为了摘掉“贫困帽”,他在自家墙壁上写下“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八个大字,积极栽植青花椒、中药材并喂羊养猪,通过起早贪黑,提前一年甩掉了贫困“帽子”。

以产业扶贫为支撑,深挖资源禀赋。通江银耳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但以前只是卖银耳初级产品。为此,通江县提出“银耳产业倍增计划”,扩大银耳种植规模和产量,延长产业链条,在购买菌种、保险方面给予补助,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截至去年,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重点乡(镇)已由上年的23个增加到了30个,银耳标准菌种用量达146万袋(瓶)。并从种植业延伸了产业链,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原则,精准布下一颗颗特色产业的棋子。

以对口扶贫为动力,激活造血功能。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后,浙江省遂昌县牵手通江县,在通江大力实施电商扶贫。借助电商培训,通江县民胜镇新场村杨艳成为了民胜镇农村电商服务站负责人,与赶街公司签订了协议,走上了电商致富路。“新农人”杨艳先后通过电商平台帮助128户贫困户解决了农产品销路问题,共销售土鸡500余只、土鸡蛋3000余枚、水果1000余公斤,带动了5个贫困户就业。

以驻村帮扶为保障,构建长效机制。李江是全县157个贫困村第一书记中的一员,开展驻村帮扶后,他被派驻到云昙乡蒲家坪村。到村后,他通过深入走访懂得了什么是贫困、什么是责任。从晨曦初上到太阳落山,李江一家家地走,一户户地帮他们解决难题,乡亲们把他看作了亲人。如今,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青花椒产业等,蒲家坪村全部贫困户实现脱贫。

如今,在通江县,34名县级领导任脱贫攻坚战区指挥长、525个驻村工作队仍奋战在脱贫一线。通过绩效管理,形成了驻村干部争着干、抢着干、比着干的浓厚氛围,打造出一支支“不走的工作队”。

当前,通江各级干部群众正以“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苦干实干,创新创造,向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发起总攻,确保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