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有了这笔大额创业补助基金,就能改善药店的经营条件,为家庭带来更多收入。”2024年底,眉山市东坡区苏祠街道东湖社区居民陈浩(化名)领到一笔1万元的创业补助基金,近日记者到他药店进行采访时,他连连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谢,“党和政府一直记挂着我们,我十分感激,以后我会把日子过得更好。”
陈浩今年47岁,毕业于乐山卫校。早年间,一场意外导致他三级肢体残疾。此后,他一直待业在家,全家三口因缺少经济来源,日子过得紧巴巴。后来,在父母和朋友的资助下,陈浩利用专业所长,与妻子一起创业开药店,但因条件简陋,经营效益不佳。“虽然我早有改善药店条件的想法,但缺少资金投入,始终不能如愿。”陈浩说,“前段时间,区、街道残联来我家走访了解情况,帮我争取创业资金,解决了我创业升级的资金难题。”
据悉,在东坡区像陈浩一样得到帮扶的残疾人还有很多,这是该区从满足残疾人群体多元化需求出发,全面完成2024年助残民生实事的成果。
让老百姓过上幸福日子,残疾人群体一个都不能少。2024年初,东坡区立足于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将办好助残民生实事纳入全年区上办的十件实事内容之一,进一步加强助残帮扶工作的领导。这一年里,该区各级残联组织积极作为,社会各方联动助推,共同克服残疾人群体情况复杂、残障类别多、个体差异明显等挑战,用心用情落实各项惠残政策,推动助残民生实事工作落地见效。
据统计,2024年,该区共为8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为126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为1239名精神病患者提供门诊服药救助,资助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300例,为400名残疾人发放灵活就业补贴,为32名残疾人发放一次创业补贴,为1200名残疾人适配急需的基本型辅助器具。同时,该区集中(居家)托养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970名,为5200名残疾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增值服务;推动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残疾人就业297人,组织315名农村困难残疾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坚持常态化推进残疾人证“应办尽办”,全年共为70名困难智力、精神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评定发放评残补贴。此外,该区还发挥区残疾人康复中心阵地优势,为全区和周边区县150名儿童提供康复服务,擦亮“儿童康复”招牌。
一件件助残民生实事的办结,多方面满足了残疾人群体的不同需求,有效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东坡区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该区助残民生工作将立足新的起点,持续在真心用情服务上下好绣花功夫,托起残疾人群体“稳稳的幸福”。(陶广汉 殷志攀 范振 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