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9 期 / 第8版:农村创新创业
打造道地中药材产业“金名片”
——四川蜀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侧记

罗超查看幼苗生长情况

瓜篓丰收

近日,在广安市邻水县科协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记者一行走进位于邻水县观音桥镇的四川蜀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见到了正在育苗基地检查幼苗的罗超。看到记者的到来,罗超停下手里的工作,将记者一行人带到山上的药材基地。

基地里,只见瓜篓地里立着一排排整齐的柱子,绿油油的青藤争先恐后地向上爬,瓜篓长势良好。“公司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科协组织的帮助。科协给我们作技术培训,为我们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我们真的受益匪浅。”谈起如今取得的成绩,罗超表示,作为公司负责人,对科协组织的付出感激不尽。

筑牢产业发展基石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近年来,观音桥镇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势,整合项目、资金,大力发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为繁荣当地经济和助推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四川蜀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此为依托,以大型中药材产品基地群为健康中药材原料筑牢基石,以中药材GAP技术标准为健康中药材原料提供保障,以“一村一品”的生产布局为健康中药材发展谋划出一条特色之路。

“公司在观音桥镇六合寨村种植了枳壳、瓜蒌、钩藤等30余种中药材,共1000余亩,与广安市枣山镇伍家村、贵州省遵义市凤岗县峰岩镇姚坪村、广安市邻水县坛同镇新拱桥村等签订扶贫产业发展合作协议,推广种植药材1万余亩。”据罗超介绍,该公司还在观音桥镇三板桥村建立了种子种苗繁育中心,育黄精苗30万株、代代枳壳苗50万株,还与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建立了枳壳、钩藤扦插技术育苗实验基地。

参观中,罗超继续介绍:“我们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互联网’的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特色种植业,不仅提高了农村妇女老人就业率,增加了农户收入,同时还充分利用农村闲散劳动力,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与此同时,四川蜀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还在观音桥镇六合寨村、倒朝门村推广产业扶贫政策,为当地群众实现务工收入100万元,吸纳10余名大学生自主种植中药材,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记者 了解到,在观音桥镇的示范带动下,邻水县正在建设具有省内一流中药材科技研发、品种扩繁、标准化种植、中药材饮片加工的中药材产业基地县,打造地道中药村产业“金名片”指日可待。

强化科研硬实力

辛勤耕耘结硕果

四川蜀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17年成立,秉承“回归”“本真”“责任”的初心,以“成人达己,富一方百姓,共创美好未来”为目标,实现了农民、消费者持续共赢的良好产业格局。

自公司成立以来,罗超先后荣获“邻水县十佳新青年”“子中乡优秀共产党员”“邻水县优秀民营企业家”等称号,企业也先后被评为“邻水县优秀骨干龙头企业”“广安市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广安市龙头企业”等。

但往往每一份荣誉背后都是辛苦的投入,成功的背后都有一份不平常的付出。在罗超的努力下,公司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签署科研项目合作协议,确定了三个研究方向。在枳壳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枳壳资源收集和评价,建立枳壳资源圃;枳壳适应性种植,有效成分动态分析,枳壳品质提升;枳壳新品种选育,选育出2个枳壳新品种;川枳壳栽培关键技术的集成与示范,突破枳壳种植关键技术1~2项;枳壳相关产品开发,开发出枳壳健康衍生品3~5个。在瓜蒌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成果包括:获得遗传稳定的瓜蒌优良新品种,建设瓜蒌种质资源圃;良种种苗繁育技术、瓜蒌组织快繁技术,提升种苗的成活率与繁殖率;良种配套增产提质栽培技术研究和集成。在玄参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玄参种植技术熟化及各项操作规程(SOP)升级,玄参连作障碍机理及修复技术研究,50亩玄参种源生产基地建设。“回看每一项研究,都是大家辛苦付出的成果,科研人员为此付出了太多,日夜兼程的奋斗才有了如今的成果。”回忆起一路走过的科研之路,罗超直言不容易,但也为如今取得的成果感到自豪。在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合作的同时,罗超还与成都中医药大学、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分别签署了科研项目合作协议,探索黄精产品的深加工发展之路。

“在科协的帮助下,我们通过三年的建设,发展各类药材种植基地5万亩以上,亩产值达到了4000元以上,实现产值2亿元以上,带动2万户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同时,公司在2017~2020年举办科技培训100余次,受益群众达10万人次。”罗超直言,在科协的帮助下,公司通过了枳壳、大通草、黄精等新品种中药材的审定,枳壳、大通草、黄精等中药材成功评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此外,罗超每年将公司销售收入的5%作为科研费用,加大科研比重,仅2020年,公司在科研方面支出超过1005万元,先后获得广安市科技项目1项、四川省科技项目1项,实现邻水县中药材大产业格局。

目前,该公司在邻水县科协的帮助下,已在“天府科技云”平台开设科创工作室,迄今已发布科技服务8条、科技成果6项,达成交易7笔、交易金额达500万余元。“目前, 我们正积极申报打造省级示范科创工作室,一步一个脚印,打响中药材产业的名片。”谈及未来,罗超已有明确的工作方向。(刘洪庆 陈双 周齐 本报记者 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