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报道称,一些地方制定政策时常出现“不接地气”的情况,导致“不易操作”“不合时宜”的政策频频出现:有的政策“短命”,有的盲目“画饼”,有的完全沦为“空文”……这些政策都饱受基层干部群众诟病。
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是把党中央有关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推动地方发展、增进群众获得感的重要一环。然而,现实中“画饼政策”并不少见。比如,近期火热的“垃圾分类”,城市落实情况较好,于是有一些地方也要求农村严格执行“垃圾分类政策”,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为什么?一方面,农村卫生条件整体较差,当前生活在农村的绝大多数都是留守老人,卫生习惯一时难以改善;另一方面,这些留守老人绝大多数都不识字,就更不用说把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分类了。如此的政策,短期内很难得到群众认同,收效更是微乎其微。
政策的生命在于执行和落实。如果仅仅是为了政策而制定政策,就会导致决策不够慎重与科学,从而陷入“万分正确、十分无用”的尴尬境地。制定政策规定,如果只是“纸上谈兵”,不因地制宜、因事而异,只是“墙上挂挂”,起不到效果,没有实际意义,这样的政策不要也罢。
制定政策,抉择权在上面,但具体操作、贯彻执行在下面,检验在群众。好的政策既要“十分正确”,亦需“万分有用”,标准就是为群众增添获得感和幸福感。好政策从何而来?肯定不是坐在办公室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到基层,去一线倾听干部群众的声音,汇集他们的所期所盼,多一些脚下粘泥的走访、调查研究得来。
政策制定必须“问计于基层,求教于实践”,这样的政策生命力才能旺盛。(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