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0 期 / 第8版:乡村振兴·科普服务
走进“雪山下的藏族文化宝库”
——探访德格印经院


德格印经院。

金沙江蜿蜒奔腾,江岸以东的德格县在群山环绕中遗世独立。在这座蕴藏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城市,坐落着我国三大印经院之首——德格印经院,它不仅是康巴文化的中心,更是雪山下的藏族文化宝库

这座令世人瞩目的宝库,究竟有着怎样独特的魅力?今天,四川科技报探班员带你走进德格印经院,解锁那些蕴藏于历史长河中的文化密码。

工匠在印制经文。

藏版库。

德格印经院建筑总面积5000余平方米,位于甘孜州德格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全称为藏族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门,其藏语简称德格巴宫,始建于公元1729年,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

走进德格印经院,探班员被眼前独特的建筑风格所吸引。浓郁复古的绛红色墙壁,廊柱和屋檐上布满鲜艳夺目的彩绘,屋顶上的孔雀法轮金光闪闪……

德格印经院是藏族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采用院落式布局,整体看上去古朴宏伟。讲解员介绍,德格印经院由德格家族第十二代土司兼第六世法王却吉·登巴泽仁启建,耗时近30年建成,是一座集雕版、印刷、出版等功能于一体的建筑。

德格印经院动工时,一项宏大工程也随之启动。大批德格书法家、刻经师、画工、僧人接到任务,开始雕刻藏文典籍。德格县文物管理中心主任周雪松介绍:“18世纪初,德格地区经济稳定,商业和文化交流频繁。德格土司为保护和传承藏族文化,邀请了300位工匠雕刻《丹珠尔》等经版,至今累计制作超过32.5万块,有效促进了藏文典籍的广泛传播。

穿过狭窄的木质楼梯,抵达二楼,是该院的藏版库。在这里,探班员看到,一个个木质雕版整齐摆放在柜架上,在幽暗的光线中,无声诉说着历史沉淀的厚重。

出于防火考虑,德格印经院没有安装电灯,只有自然光线透过窗户投下斑驳的光影。然而,即便在这样的光照条件下,镇馆之宝——院藏雕版依然泛着柔和的光,显得古朴而神圣。

据介绍,藏版库的这些古雕版,囊括了11世纪以来的各类重要藏文经典文献。在这些珍贵的雕版档案中,既有书版也有画版。其中,书版大致有宗教、文化、杂集三大类,包含藏族历史、人物传记、文学、文集、医学、语言、文法、逻辑、声明、诗词、天文历算等各种综合性文献,流传下来的古雕版多达22万余块;画版则有唐卡、坛城、大型典籍函首插图等,多达数千幅。两类雕版,写刻工整、字体规范、版式大方、校勘精细、工艺精美,体现了藏族雕版印刷技艺的最高水平。

历时近300年,德格印经院的古雕版依然保存完好,背后究竟有什么秘诀?

答案是酥油。酥油是藏族食品的精华,从牛奶、羊奶中提炼而出,也是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讲解员介绍,院内的每一块雕版都涂抹了上好的酥油,经过阳光晒干,可以起到干裂与隔水的效果。

循着酥油香和墨香,探班员步入德格印经院的经书印刷区。印刷区内,阳光透过窗户、天井等投射进来,工匠们两人一组相对而坐,一人在雕版上刷上朱砂或墨汁,一人把纸张铺在雕版上,用卷布滚筒均匀推过,一页页经文便如此印成。

这是德格印经院雕版印刷技艺流程中的印刷环节。周雪松介绍,德格印经院雕版印刷技艺流程极为复杂,共分为造纸、制版、印刷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又有好几道工序,其中仅校对雕版上的经文就需要反复进行78次以上。该技艺所用材料十分讲究,雕版的材料是生长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红桦木,而印刷藏纸原料则源自瑞香狼毒草的根。

值得一提的是,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是整个涉藏地区唯一完整保存、传承下来的技艺,至今仍处于实际运转状态,是中国活版印刷的活化石,并且早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召开,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又被收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使这个中国宝库走进了更为广阔的国际视野。

数百年来,德格印经院的工匠们从未停止劳作。在这座尚未安装电灯的古老工坊里,在古木、烟墨与酥油相混合的浓浓暗香中,一行又一行经文从斑驳的雕版和泛黄的纸张之间跃然而出。忙碌的工匠将不朽的技艺一代代薪火相传,更将古老的经文一页页传扬于世间。

本报记者 杨晓慧

(德格县文物管理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