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2 期 / 第8版:乡村振兴·乡土人才
从石油青年到“园艺诗人” 代朋终圆海棠盆景美村富民梦


代朋。

在广袤的成都平原上,代朋已悄然成为一代“新农人”的榜样。作为严家弯湾川派盆景非遗传承人、成都茅草桥园艺公司掌舵人,他打造的全球首个贴梗海棠规模化种植与编艺产业链,产值累计高达4亿元,直接带动3000名农民朋友走上致富之路。

然而,谁又能想到,这个在花卉苗木行业耕耘出一片天地的“90后”,竟是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还曾在中石油(云南)公司奉献青春和汗水,并荣膺先进科技工作者殊荣。

从石油青年到“园艺诗人”,如此巨大的转型背后,不禁让人好奇,代朋身上究竟有着怎样一段动人的故事?

代朋查看贴梗海棠生长情况。

从油井走向农田

硕士生返乡做“新农人”

代朋自幼与妻子相识,两人共同成长的院落里,藏着一段关于川派盆景的传奇故事。贴梗海棠制作技艺,自民国起便在妻子家代代相传,每一代人都倾注心血于贴梗海棠上,其制作的贴梗海棠,以枝干矫健、花色艳丽、古朴苍劲的风格,成为川西流派的特色桩景。

据了解,贴梗海棠是蔷薇科植物,因其花柄短小、花朵大多紧贴在枝干上而得名,是盆栽观赏和制作盆景的优质材料。起初,代朋对贴梗海棠及其制作技艺并没有太大兴趣,成绩优异的他反而更加向往外面广阔的世界。从西南石油大学毕业后,他顺利进入中石油(云南)公司工作,在为公司四处奔走的岁月里,他无意目睹了日本海棠桩景在国内热销的盛况,心中不禁浮现出家乡贴梗海棠的身影。“日本海棠桩景起源于中国,为何我们自己的海棠桩景却未能占领国内市场呢?”这个问题让他思考了很久,也就在那时,他的心中萌生出回乡学习贴梗海棠制作技艺的念头,想让更多中国人乃至全世界的人重新认识中国海棠。

恰逢此时,代朋家第二代贴梗海棠制作技艺传承人已至暮年,若再找不到合适的新一代传承人,这门技艺极有可能因此失传。思来想去,代朋决定辞掉中石油(云南)公司的工作,回到家乡崇州市道明镇乌尤村,创立成都茅草桥园艺公司,接过传承贴梗海棠制作技艺的“接力棒”。

贴梗海棠。

贴梗海棠花瓶。

海棠盆景。

从传统走向创新

海棠盆景被“玩”出新花样

回乡后,代朋发现,家乡传统花卉苗木产业产能滞后,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再加上盆景产品并非生活必需品,导致滞销现象层出不穷。面对此情此景,他不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当时我就想,这既是危机也是转机,也是时候重新定义编艺、村落与时尚之间的关系了,我一定会让中国海棠再次‘嗨’起来!”代朋回忆说。

于是,代朋另辟蹊径,在道明镇政府的帮助下,跟随川派盆景大师潜心学习海棠编艺技术,对海棠创新造型技艺进行长时间地探讨、研究,并开始尝试制作贴梗海棠花瓶。

“制作贴梗海棠花瓶有12道工序,光育苗就需要3年到5年时间。育好苗后先做骨架,再用32到36根海棠条,根据提前做好的花瓶模具,按比例以顺时针方向往上精心造型。这一番操作后,海棠花瓶还需经历两年时间才能完全收口成型。这两年里,施肥、除虫、修剪等照护环节容不得半点马虎。”代朋说,尽管他已经牢牢掌握理论知识,但其亲手制作出的第一批贴梗海棠花瓶却全部失败了。对他而言,这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但他并没有放弃,先是尝试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种植贴梗海棠,再尝试改变贴梗海棠编艺方式,甚至还多次尝试更换种植贴梗海棠的土壤。终于,第三批贴梗海棠花瓶在他的不断尝试下全部成活。

此外,代朋还热情邀请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国家级盆景大师、国际美学艺术家、团中央青年创业导师等加入公司,通过科学种植和育苗培养等方式,改变传统贴梗海棠生长周期和生长形状,在保持原有蟠扎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利用物种嫁接技术,让贴梗海棠可塑性更强、药用性更好。

“我们不断优化贴梗海棠种植、施肥、用药和测土配方等技术,让贴梗海棠从栽种到上市的时间从9年缩短至2年,不仅助推海棠产业见效快、可推广、可复制,还带动广大农民朋友就业增收。”代朋说,现在这些农民朋友都趁农闲时间种植贴梗海棠,收入相当可观。

为推动海棠产业可持续发展,代朋还牵头成立了农民培训基地,目前已培育技术人才367名、职业农民2000余人。贴梗海棠不仅为广大农民朋友带来了致富的希望,还绘制出一幅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幸福生活图景。

从四川走向世界

中国海棠大放异彩

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后,代朋开始了更为广泛地探索,他积极走访扬州、苏州等地的盆景大师,深入研究五大盆景流派的技艺精髓,最终以贴梗海棠和西府海棠为载体,将复古风格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一件件充满情感与回忆的作品。这些作品如同瓷器般精致,是火与泥、技艺与阅历的完美融合,让海棠以艺术品的姿态重新焕发出光彩。

为让海棠艺术更加贴近人们生活,代朋还精心打造了便于普通家庭养护的小微盆景和掌上盆景,使得原本遥不可及的海棠艺术品得以轻步走向寻常百姓家。此外,代朋还积极携手澳门城市大学等高校,共同研发出海棠青花瓷、海棠折扇等文创产品,将海棠艺术品从商品层次提升至艺术收藏品层次。

在代朋的不懈努力和大胆创新下,如今,公司已成功打造出全球首个贴梗海棠规模化种植与编艺产业链,拥有核心研发基地300亩,成型产品2000多件,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产值累计达到4亿元,直接带动3000名农民就业增收。

代朋的付出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荣获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被评为四川省第七届农村手工艺大师、成都市返乡入乡创业明星、成都工匠等。全球首个贴梗海棠规模化种植与编艺产业链项目在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创青春大赛(乡村振兴专项)中荣获成长组金奖,此项目也是全国唯一的海棠富民兴村项目。

展望未来,代朋信心满满,他计划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对海棠盆景及其文创产品进行深度开发,五年内将中国海棠美学展示给全世界,进一步提升中国海棠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同时,他还计划再带动3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海棠产业,盘活荒山荒地5000亩,培训职业农民1000人,带动10万人共同富裕,实现乡村经济与生态效益双丰收。

回顾代朋的故事,是一段关于家国情怀、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传奇。他以海棠为笔,翩然挥洒笔墨,绘制出一幅幅鸟语花香、美村富民的幸福画卷,让中国海棠艺术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本报记者 董沙沙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