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1 期 / 第2-3版:特别报道
探寻科技兴川之路 领略科学大家风采

百年历程谋复兴,四川科技谱华章。

在过去的100年,一代又一代四川科技工作者砥砺前行,用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精神,推动四川科技不断走向辉煌。

6月7日的致敬“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礼赞盛典现场,120名在川工作过的科学家以其坚守初心、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经历,激荡起全川新的奋斗力量。

新的一百年已然开启。全川科技工作者将继续追梦新时代,推动四川科技继往开来,再谱新篇。

穿越百年风雨,探寻科技兴川之路;

回首百年初心,领略科学大家风采。

6月7日晚的四川广播电视台演播厅里,星光灿烂,高朋满座。四川省科协联合教育厅、农业农村厅、交通运输厅、中科院成都分院等单位组织开展的 “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礼赞盛典在此举办,向为四川科技事业积极开拓、蓬勃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们致敬。

兴川之光

让祖国的腰杆硬起来

窗外是漆黑的夜,室内是闪耀的光,百年来面向经济主战场、为兴川强国贡献力量的科学家在时代相逢、在这里相聚。

这个夜晚,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宝珺、中国工程院院士郭旭升、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先后上场,为线上线下的观众讲述他们的科研人生。

因腿部静脉曲张无法过多行走,刘宝珺院士是在搀扶下缓慢走上台的。即使如此,他想要分享人生经历、鼓舞青年科学家士气的心意却执着而坚毅。这位做了一辈子地质研究的科学家,退休了还心系着科学事业的未来。

“现在的生活比我们过去好多了,但是啊,生活丰富多彩了,有时反而不容易做出人生选择,所以我想讲讲个人的经历。”6月7日恰逢高考第一天,坐定后,刘宝珺院士聊起了考大学、选专业的问题。

1931年9月13日出生于天津的刘宝珺,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年代。高中毕业时,刘宝珺收到了燕京大学化学系的录取通知书,但一封来信改变了他的未来。读地质专业的学长在信中劝说:“来清华大学读地质系吧,现在国家发展重工业,很需要地质人才!”几句话,让刘宝珺毅然投向相对冷门的地质专业。

而在专业选择上,刘宝珺同样坚持了“国家需要”的原则。

“读研究生时,我主要专注于古代火山岩研究。”毕业不久后,刘宝珺被调往成都地质学院。“当时石油专业特别重视沉积岩知识,但专业里的人都觉得沉积岩没意思。”大家都不愿意做,刘宝珺做了,然后“刚好并终于赶上了”沉积岩快速发展的时代。

因为国家缺少地质人才所以选择地质专业,因为组织分配所以转向沉积地质学……始终把国家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成为刘宝珺在人生选择中获得成功的“法宝”。

讲述中,刘宝珺院士以人生经历教导着青年科学家的选择要以国家发展为指引,语气平淡亲和,却饱含坚定的力量和殷切的嘱托。正是以刘宝珺院士、郭旭升院士、刘大响院士等代表的一批科学家以国家需要为重在科技兴川的征途上不断奋进,长期致力于四川经济建设,才能让我省闪耀出灿烂炳焕的发展之光。

这样的力量,将一直传递下去。

“如果我有机会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有前辈们的托举。”“你们奋力拼搏,献身科学,引领中国技术走向光明未来。”……现场,青年科学家们的声声致敬,献上的是一分敬意,接过的是一分沉甸甸的传承。

人民之福

以毕生之力造福桑梓万家

现场,观众目光灼灼,迎来了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们。随着“人民之福”篇章开启,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盛纲、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锡祥走向舞台、一步一驻,全场掌声雷动。

对于刘盛纲院士来说,许多事情已在时间的长河里消失不见,唯独关于“太赫兹”的点滴,依然留存在他的记忆里。“我从1951年考入浙江大学电机系起就专心搞物理电子学研究,与它有了深厚的感情。”一谈起电子学,这位年近90岁的科学家仍满怀深情。研究“太赫兹”,使其在移动通讯、食品安全检测、医疗和生物成像等众多领域有所应用……这位科学家秉承拳拳之心,至今依旧奔走在实验室一线和国内外的各种学术会议上。

回首百年历史,在国家愈发强大的道路上,有不少科学家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作为中国第一代电子对抗专家,张锡祥院士就是其中之一。

雷达是导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电子信号本身无影无踪,雷达电子对抗也被称为“看不见的战线”。张锡祥院士的一生,就是奋斗在这条看不见的战线上,贡献了一件又一件“铠甲”。

回忆峥嵘岁月,张锡祥院士云淡风轻,但背后所承载着的却是科学家推进新中国军事进步的千钧重任,让听者凝思、哽咽。“最重要的是不去计较个人名誉,埋头钻研,大家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奋进,希望新一代的科学家继续秉承这种钻研精神,将新中国的明天建设得更加强大。”张锡祥院士这样寄语青年科学家。

百年的发展史,亦是百年的幸福生活奋斗史。百年来,科学家们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积极将科研工作与民生问题相连接。他们用尽毕生之力,造福桑梓万家;他们勇当国之栋梁,铸就国泰民安。

幸是创新有你,人民不断奋进;幸是家国有你,人民安居乐业。

人民之福,幸好有你。

强国之力

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进

科技兴国,科技强国。

“复兴号”刷新中国高铁纪录、“歼-20战斗机”振奋人心、核动力事业澎湃前行……正是因为有无数科学家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科技的种子,才得以让其生根发芽、结出硕果。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这句话承载了中国铁路领先世界的骄傲。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婉明参与设计研发的“复兴号”列车荣耀问世,设计时速达400公里,成功拉近了城市与城市间的距离,节约了人们的出行时间。盛典中,翟婉明院士回顾了中国铁路提速和高速铁路发展的历程,展望了未来高速铁路的发展方向。“中国高铁的速度就是中国崛起的速度,也是中国科学发展的速度。”翟婉明院士的一句话揭开了“强国之力”的篇章。

一代代核动力人艰苦奋斗、锐意创新,为中国核动力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一直从事核反应堆工程研制及设计研究工作,他先后参加了中国第一代压水堆型核动力装置、岷江堆、脉冲堆等工程的反应堆热工水力设计,以及秦山二期核电站、新型反应堆等的立项论证工作,为国家的工程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盛典现场,于俊崇院士说:“强国之力的力代表着震撼全世界的力量,这种力不仅有中国科技飞速发展之力,也有广大工人农民的劳动之力。”

30余年来,中国航空工业由弱到强,从“歼-7E”到“歼-10”再到“歼-20”,我国航空人一次次把新的奋斗书写在祖国的发展历程上。盛典上,“歼-7E”总设计师、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陆英育说:“我见证了我国高科技飞机质的飞跃,也感受到了我们国家不断富强、不断强大,希望祖国在未来成为更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强国梦”已经启航,我们应秉承先辈的科学态度,让科学家精神真正成为军事科研的“硬核”,展现巍巍华夏的强国之力。盛典现场,聆听完老一辈科学家的事迹后,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刘弘涛激动地说:“老一辈科学家们有着伟大而执着的精神,他们一生只做一件事,是真正的民族脊梁,我向他们致敬!”

开场合唱《科学之歌——梦想的翅膀》

诗歌朗诵

未来之梦

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

科学家寄语青年科技工作者

基础科学研究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源头活水”。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们,将在新的篇章里开启四川科技发展的新征程。

“未来之梦”访谈环节,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费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忠、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小明受邀上台。

当主持人问到为什么研究两栖动物一研究就是60余年时,费梁说:“两栖动物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人们也称它为‘庄稼卫士’。我作为一名研究者,就是要把它们了解清楚,才能更好地为农业生产和林业保护服务,更好地保持我国的生态平衡。”

让人感动的是,现场,费梁的一位老同事通过VCR带来了她的心声:“费梁,你今天去参加致敬‘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活动,为你感到高兴。这几年,你除了做科研,还要照顾我,非常辛苦。你作为我的同学、同事、老公、长期合作者,我非常感谢你,你是我这一生的骄傲。”原来,这位“特殊”的同事是费梁相濡以沫60余年的妻子——叶昌媛。他俩携手在两栖动物领域潜心研究60余年。目前,费梁的研究成果已广泛用于环保部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制订、物种现状评估,以及渔政、海关和公安等部门的保护管理与行政执法。

无独有偶。王玉忠院士也围绕“有机高分子材料未来发展”主题,表达了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期许:希望未来所有的废弃物都能当做有效资源来使用,从而改善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冯小明院士则对年轻人寄予厚望:“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根据国家的需求,坚定信念、敢于创新、实事求是、强化责任,为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访谈过程中,参会者无不被科学家们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精神所感染,频频致以最热烈的掌声。

“能参加今晚的礼赞盛典,我感到很荣幸。老一辈科学家们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勇于创新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年轻一代学习,是他们的辛勤奠基才有了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我们也应该为下一代努力奋斗,做好表率,勇于承担起时代重任!”第十五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获奖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涂美艳说道。

(曾青瑶 本报记者 代俊 陈兰 罗潇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