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的牙太黄了,请帮我洗洗,给它美白一下!”“医生,我打算洗牙,但听说洗牙后牙齿会敏感,这是真的吗?”“我有牙结石,医生建议我洗牙,可我担心洗牙会让牙缝变大、牙齿松动。”在洗牙这个问题上,许多人都存在着相似的困惑。那么,真相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关于洗牙的3个常见误区,帮助大家对洗牙有一个正确的了解。
误区1
洗牙能美白牙齿
洗牙和美白牙齿是两码事。洗牙是保持口腔健康,预防和治疗牙周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牙齿表面存在许多细菌,它们会在牙齿表面“安家落户”,并逐渐发展壮大,形成牙菌斑。牙菌斑与唾液中的钙质结合逐渐矿化,变成牙结石,这两种物质是导致牙周疾病的主要因素。因此,建议大家每半年至一年到医院洗牙一次。在洗牙时,口腔科医生会把沉积在牙齿上的牙结石、牙菌斑、烟斑和色渍等清洗掉。
换言之,洗牙去掉的是本不属于牙齿的东西,让牙齿恢复本来面貌。如果牙齿本身比较白,那就呈现出白色;若牙齿本身比较黄,那就呈现出黄色;因经常抽烟、喝茶、喝咖啡,这种外源性的色素和牙结石很多,在洗牙时会洗掉外源性的色素和牙结石,使牙齿呈现出自身的颜色;对于牙齿本身颜色异常,诸如氟斑牙或四环素牙,洗牙是不能改变其颜色的。
误区2
洗牙会造成牙齿敏感
部分人在洗牙后短时间内,会出现牙齿敏感或牙齿松动等症状,甚至发现自己的牙缝变大了。实际上,洗牙并不会导致牙齿松动、酸软、牙缝变宽等问题,洗牙后发生不适的真正原因其实是牙齿本身具有的牙周疾病暴露出来而已。
如果长年不洗牙,牙菌斑、牙结石就会在牙齿表面堆积起来,导致牙龈红肿、出血。如果牙菌斑和牙结石向牙周深部组织进一步发展,会造成支持牙齿的牙槽骨的吸收和破坏,而牙槽骨一旦吸收则很难恢复。若不及时就医,通常会引起牙齿的松动、移位,甚至脱落。
此外,在洗牙前,牙齿表面堆积着牙结石,牙根感受不到冷热的刺激。洗牙后,覆盖在牙根上的牙结石被清除掉了,牙根面直接暴露在口腔中,冷热酸甜的刺激很容易直接传导给牙齿内部的牙神经,牙就容易受到刺激,变得敏感。这种敏感症状往往是短暂的,一段时间后便会自行消退。
误区3
洗牙会让牙缝变大
对于牙周病患者而言,堆积在牙齿周围的牙结石就像小夹板一样将已经松动的牙齿箍在一起,产生牙齿不松动的假象。当洗牙去掉牙结石后,其所占据的空间就会暴露出来,牙周病患者就会感到牙齿松动、牙缝变宽。牙周病越严重,牙槽骨吸收越多,牙齿松动越明显。对轻、中度牙周病患者,红肿的牙龈经治疗恢复健康后,会更加牢固地附着在牙齿周围,牙齿的松动也会得到改善。牙龈消肿后,原本的牙缝显露出来,可能会让大家误以为是洗牙造成了牙缝变大。
值得注意的是,牙龈的退缩和牙槽骨的吸收并不会因为不洗牙、不做牙周治疗就自行恢复健康,牙周炎症任其发展只会越来越严重。一旦发现患有牙周疾病,应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主动并及时地控制炎症,以减缓牙周组织的损害。
健康的口腔对于大家的全身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定期洗牙是口腔保健的良好方式之一,不仅有助于清洁牙齿,还能及时发现隐藏的口腔问题,如龋齿、牙周病等。
(综合自央视网、《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