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6 期 / 第8版:乡村振兴·科普服务
跟随邛窑足迹 追寻田野上的“诗和远方”
——探访蒲江·明月国际陶艺村


礼遇天府熊猫盖碗

位于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的明月国际陶艺村是成都周边有名的“网红村”,被誉为“成都人文新圣地”,其创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甘溪明月窑完整沿用唐代工艺使用至2008年,被称为“活着的邛窑”。

近日,四川科技报探班员慕名来到明月国际陶艺村,实地探寻和美村落,体验陶艺魅力。

游客体验草木染

到山水之间  过想象中的诗意生活

伴随着初夏惬意的微风,探班员走进了明月国际陶艺村。漫步一圈,松林、竹海、茶山、橘树、明月窑等一一呈现眼前,一幅美丽乡村的写意画卷令人陶醉。干净整洁的村落里,原始风貌和现代建筑巧妙结合,这得益于一群有知识、有文化、勤劳勇敢、热爱田园生活的艺术家、设计师和返乡青年组成的“新村民”带来的变化。乡村美好慢生活的图景被他们从想象变成现实,探班员一来到这里便情不自禁地爱上了这里。

据当地村民介绍,明月国际陶艺村所在的甘溪镇位于唐宋茶马古驿,108国道穿境而过,拥有雷竹7000亩、茶园3000亩以及历史悠久的4口古窑。村里已引入40余个文创项目、100余名创客,先后获评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中国传统村落活化最佳案例等荣誉。

探班员在明月国际陶艺村游玩后发现,该村所得荣誉名副其实。步入村庄,成片开阔的茶园让探班员心旷神怡,茶香扑面而来唤醒了探班员对自然的渴望。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探班员和其他游客一起学习如何采摘茶叶,看着鲜翠欲滴的茶叶一点点填满茶篓,探班员收获了采茶的乐趣和劳动的满足感。

告别茶园,往前走去,探班员忽然闻到一阵清新的草木香,寻着味道走上前去,发现了一个草木染手工坊,里面挂满了随风摇曳的绢丝布料,这里就是传说中的“远远的阳光房”。“远远的阳光房”由作家、服装设计师、主持人宁远创立,其独特的制造工艺和高品质的材料质量让这个品牌深受游客的认可和喜爱。在这里,探班员还亲身体验了草木染带来的乐趣和惊喜,创作了独一无二的“私人定制”作品,还淘到了自己心仪的草木染佳品。

走累了,探班员便来到明月讲堂,在这里喝上几杯清茶,聆听各路优秀人士分享乡村振兴实践经验,与当地村民畅聊当地美景美食……

明月国际陶艺村满足了探班员对新时代艺术乡村的所有想象,雅可赏清香的茶园、翠绿的竹海、“远远的阳光房”,俗可尝一碗白嫩嫩的豆花,和孩子们在乡坝间做陶玩泥巴,这里有着田园诗意般的生活。

游客体验采茶

游陶艺世界  听时光里的制窑故事

明月国际陶艺村的核心区域是明月窑,现在配套打造了古窑保护区、陶艺博物馆、陶艺家工作室、陶艺体验区等。虽然现在的明月窑和各类陶艺工作室饱受关注和欢迎,但在2012年之前,村民们并不知道自己精心守护、世代相传的手艺有着这么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变化还得从2012年说起,当时,景德镇陶艺师李敏到访明月村,在村内发现了一口因汶川地震受损而停烧的邛窑系老窑。经专家考证,这口老窑的窑龄已达300多年,是邛窑中典型的“龙窑”。其停烧前仍完整沿用唐代工艺烧制“省油灯”“双流壶”等日常生活器皿。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工制陶技艺和器具在现代制陶工业发展的冲击下,一度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和视野。为了保护和传承数百年的传统手工制陶技艺,让沉寂已久的老窑重焕生机,2014年初,明月村项目工作组对老窑进行了修复,并以“明月窑”的新名称面向公众开放,引进了与陶艺相关的“新村民”,建立了“蜀山窑”“蜀山小筑”“清泉烧”“火痕柴窑工坊”“刘氏陶坊”等多个陶艺相关项目,使得这项古老的民间技艺得以恢复和发展,让承载着艺术和文化的陶瓷制品永远伴随着人们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项目给明月国际陶艺村陶艺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高度,如陶艺家李清在明月国际陶艺村蜀山窑潜心从事陶艺研究,推出明月村本地陶土制作的“明月之蓝”系列文创旅游产品;四川省农村手工艺大师、四川省重点设计人才廖天浪在该村创建了“火痕柴窑明月工坊”,其创作的“礼遇天府熊猫盖碗”已成为外事伴手礼。

在刘氏陶坊,探班员深入了解了蒲江县的制陶史,相传蒲江县的制陶业始于唐代,兴盛于明清时期,历史十分悠久。而位于蒲江县西南的甘溪镇境内蕴藏着丰富的制作陶器的优质白泥资源,在唐宋时期受邛窑的影响和辐射带动,加上丰富的资源,成为陶瓷重要生产区域。明月窑位于邛窑大遗址保护区,一直以来传承着中国传统陶艺手工制作技艺。明月窑传统陶艺手工制作技艺烧制的陶瓷器极具淳朴自然、个性和艺术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2019年4月入选成都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听完历史故事,探班员心潮澎湃,随即决定体验一下当地陶艺文化。“明月窑的制作非常考究,需选取镇域内特产优质白泥配制手工辘轳制坯的熟泥,进行手工拉坯或压坯。陶坯成型后,用泥绳割开底部粘连处,摆放在阴凉处的木架上自然晾干。陶坯晾晒好后把底部多余的部分修掉并挖足。在陶坯上面用多彩色料进行绘画、点彩、刻花等装饰,在坯体上粘接耳、足、鼓钉等附件。晾干水分后还要在车盘上进行一次精细的整修。烧制前在陶坯上涂一层釉料,使制出的陶器光滑、美观、经久耐用。烧制12~13小时后,历经水与火洗礼的陶器即可作为成品出窑。”陶艺师一边教探班员拉胚一边说。但探班员碍于手笨,连拉胚工序都无法顺利完成,只好坐在一旁静静观赏陶艺师制作陶艺的过程,待陶艺师完成陶坯制作、晾干、彩绘、涂釉、烧制等工序后,天边已泛起层层黄色云波,当真是“日落近暮色,余留夕阳红。景潜朦胧处,物入黄昏中”。

此刻探班员脑海中突然想起明月国际陶艺村的一句宣传语: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明月村,她是日常的,自然生长的,舒展着松弛诗意的你最想回到的精神故乡。经过一天的游览,探班员对这句话深表认同,明月国际陶艺村就像是一个“理想村”,她既有乡村的原始风貌,又有艺术和文化在这里恣意生长,在这里既可以体验乡村慢生活,又可以静下心来学习新知识,这应该就是明月国际陶艺村的魅力之处吧。董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