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第二届“科创会”会将重点推介5740项科创项目,其中待推广的高新技术2808项、待转化的科技成果2089项、待攻克的科技难题843项。项目数量多、种类全、涉及领域广,让我们先睹为快,来看看其中的一些亮点项目吧。
“我们当时就是临时改装、组建的一个装置,用完就扔在工地上了。只是后期整理出来申报了专利,没想把它进行成果转化,变成实用的产品。”最近,谈起自己研发的一种手持式混凝土界面剂喷涂装置,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测试科学研究院成勘特材事业部副主任徐中浩有些欣喜,因为自己随手“研发”的一项装置,将在第二届“科创会”上受到关注。
2021年1月,徐中浩和同事们投入苏只水电站消力池缺陷修复工程。在需要对特殊场景进行喷涂时,徐中浩发现混凝土界面剂的涂抹方式容易让喷涂厚度不一致,大面积施工如果速度稍慢还会产生界面剂颗粒堵住喷涂通道等问题。于是,徐中浩和同事们临时找来一个家用浇花喷壶进行改装,割去喷壶底部,倒立喷壶,喷嘴充当喷头,再配合辅助材料制成简易的手持式界面剂喷涂装置。使用时用气管将喷壶的喷嘴与气体泵连接好后,把配制好的界面剂放于装料杯中后启动气体泵,打开喷头开关就可以进行界面的喷涂工作。徐中浩介绍,手持式喷涂装置能够实现快速大面积施工,且通过控制喷涂的遍数就能控制喷涂的厚度,“该装置每小时喷涂面积可达500平方米,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切实减少了界面剂损耗,节约了工程投资。”
这一简易的装置为施工带来很大便捷。看着不太成样的装置,大家使用完后便把它“遗弃”在了工程现场。徐中浩介绍,目前常用的喷涂装置普遍结构庞大,不便于施工人员手持使用,且界面剂在使用过程中若长时间静止会出现分层现象,不利于界面剂喷涂的均匀性。在往后的工程施工中,徐中浩根据施工经验一点点改进装置,重新设计了喷涂装置外观和构件,并在喷涂装置增设了电动搅拌装置,解决了界面剂使用过程中静置分层的问题,从而保证界面剂喷涂的均匀性,确保工程质量。“虽然装置简易,却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后续我们有几个场地的施工都按照这样的操作进行了复制,大家感觉还挺实用。”徐中浩说。
后来,徐中浩和同事将这一装置的关键设置进行了梳理,并申报了专利,但除了一两次的工程施工,这项科创成果很快“闲置”了下来。
今年,在第二届“科创会”科创项目征集中,省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的何亨刚了解到这一科创成果后对接跟进,希望将它带到“科创会”上推介,让装置重新“发光”。“这样的项目其实很适合在‘科创会’上向全省推介。”作为项目的“科服保姆”,何亨刚前期指导徐中浩在“天府科技云”平台上传专利,期待科创成果在“科创会”上可以吸引更多的关注。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研发人员的“无意”创造,刚好是“科服保姆”的“有意”追寻。
“因为自己也是技术人员,知道一项科创成果的转化是非常难以实现的,少不了技术评价和成果认定,加上我们成勘院在成果转化上都是一些非常大的项目,我觉得自己的专利也算不上重大的发明创造,所以也没有设想过它有一天可以被转化。”徐中浩说。
“其实像这样的项目情况不少,许多研发人员缺少一个契机去展示和推广自己的发明成果,因而有许多创新、实用的成果难以被发现和真正利用,我们所做的就是将这些利好带到‘科创会’上,希望能充分展示它们的实际效益。”何亨刚说。
“科创会”,正是为科技成果推广、展示、洽谈、转化搭建的平台。
“通过使用‘天府科技云’,深入了解‘科创会’,我对技术创新增添了信心,更对成果转化有了信心,希望自己的专利成果能在建筑装潢和土木工程领域有更多实际运用。”徐中浩说。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开展‘保姆式’服务,尽心尽力为项目做好后续的匹配撮合、对接洽谈工作,确保推介的科技服务、科技成果有回应、有应答,直到落地见效。”何亨刚说。(本报记者 曾青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