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1 期 / 第4版:特别报道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走近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下)

张春祥 赤子之心  医学报国


西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在同行的眼中,他是勇攀医学高峰的勇者;而在他的心中,科学报国,心之所向,义无反顾。

他的身上有多个标签——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国际知名的心血管病学及心血管药理学研究专家、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泸州市确立的国内两院院士培育计划的首席候选人。最终,他选择在泸州开始新的科研征程。他,就是西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春祥。

张春祥有着异常优秀的从业背景和履历:在美国工作22年,曾先后担任大学研究室主任、系副主任等职务,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及心血管药理学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开展非编码RNA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是该领域国际公认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发表SCI论文150余篇,论文引用次数达13000余次,由他主持的国家级(NIH)项目多达13项;他还是国家自然重点项目二审专家,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的评审专家。

杰出而优秀的科学家不乏其人,但坚定而无畏的赤子心并不多见。尽管获得了无数人难以企及的荣耀,但张春祥始终牢记自己是中国共产党员这个“第一身份”,并以此为荣。2019年,回国后的张春祥成了西南医科大的一名校领导,刚上任就面临疫情的严峻挑战,他指挥做好校本部的疫情防控工作,同时积极组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泸州市传染病医院,实现了该院“病人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他还牵头成立专家组,指导周边医院开展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

扎根泸州,奉献西南。张春祥用他的爱国情怀和专业成就,诠释了“最美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和风采。


陈燕华 深耕医护工作  绽放耀眼光芒


西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

她是穿梭在病房的护理博士,是护理教育现代化的先行者。她深知医学之路,高峰无数。因此,她在这条道路上从未止步。从护理一线到三尺讲台,再到管理岗位,从一名临床基层护士成长为西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陈燕华用了25年的时间。“人道、博爱、奉献”这盏明灯,是医者的信念,也是陈燕华不变的初心,并为她指引和照亮了前程的路。

在传染病房,陈燕华当了12年的护士长,积累了大量有关传染病防控的临床经验,在H1N1流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乙脑等疫情防治中多次担任护理专家组组长。

陈燕华还致力于传染病护理、防控研究和教育信息化、教育标准化研究,曾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经她带队研发的项目获得四川省医学奖二等奖。她还带领团队创新开发科普教育资源,3个项目获批省部级科普课题。聚焦我国西部地区重大传染病科普靶点问题,她带领团队开发了重大传染病疫情虚拟交互科普培训系统。

为了给贫困地区培养更多的护理人才,2017年,陈燕华带队深入凉山州,认真践行“留下一项技术,带出一支队伍,服务一方人民”的理念,为西南地区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一名学者型的医务工作者,陈燕华还多次赴国外知名大学交流学习,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传播学科前沿知识,提升护理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在泸州医护领域,陈燕华无疑是拔尖者。在她身上,有业内人士熟知的光环:四川省首届“大美医者”获得者、川南地区第一位护理学博士研究生、西南医科大学第一位以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身份出国访问的护理专业人才……尽管荣誉加身,但她依旧淡泊如水,黙黙奉献在一线。


姜鲜 甘当“隐形”守护者


泸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

每台手术,都是一场“无声的战斗”,身穿绿色工作服的麻醉师,就是无影灯下最美的哨兵。她叫姜鲜,是泸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20多年来一直坚守在麻醉管理岗位上,为病患的手术安全站岗放哨、保驾护航。

日积月累、滴水石穿,姜鲜熟练使用现代围术期医疗与可视化技术、方法提升麻醉效果,在小儿手术和心血管手术的麻醉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连体婴儿分离手术、钢筋贯通伤、心脏移植、肝移植等重大麻醉项目中,她都是佼佼者、领头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麻醉,绝不止打一针那么简单”的道理。姜鲜说,麻醉医生并不只是“打一针”,而是要打“很多针”。术中需要维持病人的心跳、呼吸、疼痛等生命体征,除了麻醉药物外,还要用到很多维系生命体征稳定的药物、液体和血液。“让病人安全进来,安全出去,就是一名麻醉医生最有意义的事情。特别是有些急救病人,能在命悬一线的情况下挽救他的生命,这时候我们的内心充满了获得感和成就感。”姜鲜说。她年平均麻醉2000人次,无一例医疗事故或者差错,这是她给自己的满意答卷。

除了手术室,姜鲜待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教室和实验室。在临床工作之外,教学和科研也是姜鲜非常重视的工作。她认为,传承是医学事业能够不断发展的源动力。她积极探索麻醉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转化模式,努力探索危重病医学和临床麻醉学研究,为麻醉学科提供更多发展可能。她带领的团队先后获得科研课题立项29项、大学生科研课题立项8项,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院级教学奖项近30项。

对于麻醉医学研究的坚守,姜鲜在工作和教学中身体力行,实现了“理想麻醉状态”,让万千患者在舒适与平静中醒来,迎接健康。与死神赛跑,让生命之花绽放,她永不止步!

 

钱康亮 左手执教 右手科研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副院长

三尺讲台上,他传递知识的薪火;在科技兴企的舞台上,他学以致用,让知识变现,也让理想照进了现实。

在泸州职业教育战线上,有一位特别能干的院领导,学生们喜欢上他的课,校外的企业更是盼着他去指导。他叫钱康亮,是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副院长。

躬耕职教,立德树人,这是钱康亮的职业信念。他的课堂教学经常被评定为优秀,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省级信息化教学比赛中,他获得过两次二等奖。为响应国家对高职院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钱康亮潜心教研,勇于创新,把新工艺、新技术嵌入课程体系,在他的指导下,校园里的各项创新创业成果不断涌现。

左手执教鞭,右手忙科研,这是钱康亮工作的真实写照。除了完成教学工作,钱康亮还扎根科研,服务社会。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到企业开展智能工程技术服务,帮助企业增强发展后劲。同样是在他的努力下,泸州市智能机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得以成功申报,钱康亮担任该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

2019年,钱康亮被推荐为“百年五四·青春建功”四川青年人才;2021年,在首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上,他率队带着三个创新科技项目在泸州专场亮相,赢得专家团队的高度认可。

他和他的团队以诚挚之心,踏教育之路,潜创新之举,为职教发展、科研兴企奉献力量。

 

蒋坤苹 用科技点亮教育


泸州市龙马潭区玉带河学校技装主任、科技总辅导员

她是科教路上的奋斗者,她是勇攀高峰的领路人。20多年来,不断学习,开拓创新,是她指导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宗旨;勤于思考,不断总结,是她引领学生探索学习、提高科学素养能力作出的不懈努力。她,就是泸州市龙马潭区玉带河学校科技总辅导员蒋坤苹。

蒋坤苹在22岁时迈上三尺讲台,从教多年来,她一心扑在科技创新教育第一线,坚守初心,让孩子在心中种下一颗科技的种子。她被老师、家长和孩子们赞誉为未来科学家的“启蒙老师”。

作为科普工作的一员,她组织孩子们小手拉大手,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作为泸州市科技教育培训主讲教师,她一直为泸州四县三区的科技辅导员培养工作竭尽全力。2020年5月,蒋坤苹送教到凉山州普格县五道箐乡中心校和乔窝乡中心校,为当地师生们带去了科技教育的种子。她从“科技小白”成长为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科技奖项的“科技引路人”, 带领一批批学生走进科技的大门。

书山有路,她是开拓者;学海无涯,她是引渡人。投身科技创新教育,勇担时代使命,帮助更多孩子树立科学梦想、坚持科学梦想、实现科学梦想。她,势在必行!

(泸州市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