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0 期 / 第3版:科学生活
肿瘤治疗为什么要常规筛查乙型肝炎病毒?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有20亿人曾经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2.4亿人成为慢性乙肝感染者。研究发现,肿瘤患者合并HBV感染比率远高于普通人群,HBV感染与肝细胞癌、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和淋巴瘤等肿瘤发病风险增加相关。

化疗、靶向治疗等是目前抗肿瘤治疗的常用方法,但这些治疗方法可能会改变HBV感染的状态,出现乙肝再激活。乙肝再激活可表现为短暂性、无症状肝炎,但常会出现肝炎暴发,严重的可进展为急性肝衰竭,从而中断肿瘤治疗计划,影响长期生存甚至出现死亡。

对于乙肝再激活的定义,不同指南有细微差异,但本质上还是借助于乙肝病毒基因(HBV DNA)较基线升高≥2 log10 IU/ml 或乙肝表面抗原(HBsAg)由阴性转为阳性来判断。

其中,《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版)》修订了乙肝再激活定义,具体为:HBsAg阴性/-HBc阳性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化学治疗时,HBV DNA较基线升高≥2 log10 IU/ml,或基线HBV DNA阴性者转为阳性,或HBsAg由阴性转为阳性。

而亚太肝病研究学会(APASL)(2021版)将乙肝再激活定义为:慢性HBV感染(HBsAg +)的加重:HBV DNA水平较基线水平增加≥2 log10 IU/ml;基线未检测到HBV DNA的出现HBV DNA>100;开始免疫抑制治疗后,既往HBV感染(HBsAg阴性,抗-HBc阳性)再激活,出现 HBsAg阴性转为阳,或HBsAg阴性时HBV DNA阴性转为HBV DNA阳性。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中推荐所有接受化学治疗、靶向药物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开始治疗前均应常规筛查HBsAg、抗乙肝核心抗体(HBc)和(或)HBV DNA。对于HBsAg和(或)HBV DNA阳性者,在开始化疗、靶向药物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前至少1周,特殊情况可同时应用抗病毒治疗。对于HBsAg阴性、抗HBc阳性患者,若使用B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或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或伴进展期肝纤维化/肝硬化,建议应用抗病毒治疗。

乙肝再激活的实验室检验,有以下两种检测方法。

HBV 血清学检测:传统 HBV 血清学标志物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称为乙肝两对半

HBV病毒学检测:HBV DNA定量主要用于评估HBV感染者病毒复制水平,是抗病毒治疗适应证选择及疗效判断的重要指标。

综上,合并乙肝感染的肿瘤患者,进行化疗、靶向治疗等均可能会导致乙肝再激活,应常规筛查乙型肝炎病毒。

(四川省肿瘤医院统战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