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1月3日,眉山市东坡区东坡小学操场上传出诵读声。记者走近一看,同学们正伴着音乐一边有节奏地朗诵苏东坡诗词,一边做起独特的课间操——“东坡诗词操”。
在东坡小学,东坡精神的传承并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课堂。校园文化建设中随处可见的东坡元素,让历史名人的精神遗产在此扎根、生长、传承。
跳东坡创诗词操
在运动中感受诗意
抬手、扭胯、脚步交叉……记者看到,这套操的动作比普通课间操灵活许多。
大家一会儿双手举在胸前,化身手捧“诗书”的古典小诗人;一会儿又扭动身躯,成了跳拉丁、爵士的时尚小达人。“以前,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大手牵小手》栏目来我们学校,鞠萍姐姐、红果果、哆来咪都和我们一起跳过这套操呢。”做完操后,一位小学生自豪地告诉记者。
“这套操的动作编排、配乐、诵读,全部由学校师生自主完成。”东坡小学负责人介绍说。一开始,学校只是想延长学生课间在室外运动的时间,“按照国家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要在1小时以上,但之前眉山各小学常做的课间操只有不到10分钟,远远达不到要求。”作为东坡文化传承的特色学校,校长熊玉平提议,干脆以东坡诗词为基础,再编一套课间操。“既帮助孩子们延长了运动时间,也为校园传承传统文化开创了新方法。”
随后,学校开始组织力量创编这套诗词操。挑选出21首东坡诗词分成7个章节,动作由舞蹈老师和体育老师一起编排,配乐由音乐老师选定,诵读诗词的录音则从四五年级挑选学生完成。“总之,是一套文学、运动与趣味相结合,全校师生共同创编的课间操。”熊玉平说。
“东坡诗词操”在校园推广开后,效果好得让老师们有些“出乎意料”。有学生在学校做完一遍还不够,回家还主动教小区里其他学校的孩子跳;还有一次操做到一半停电了,孩子们不仅没有散去,反而自然地一边诵读一边做完了整套操……
让东坡进教材
文化传承课堂做阵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临近下午上课时分,东坡小学校园内传来阵阵读书声。每天这个时候,东坡小学各班级的同学都会齐声诵读苏轼的名篇佳作。无论校园外观风貌还是课堂教学,眉山先贤苏轼的元素俯拾即是。
20首苏轼诗词用不同字体刻在地砖上,装点着东坡小学的“诗书大道”;教学楼的阶梯上,有“雪泥鸿爪”“胸有成竹”“蝇头微利”等成语,都来自苏轼的诗文;十多个图书角,根据苏轼的游历分别被命名为“杭州”“湖州”“徐州”等。
在熊玉平眼中,东坡文化的传承并不是“硬性植入”,更需要“润物细无声”的心灵滋养。
“像东坡一样,做一个仁爱的人,做一个乐观的人,做一个勤奋的人,做一个博学的人。”2016年,东坡小学推出校本教材《像东坡一样》,传承苏轼的精神品质,其首页便印上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把东坡文化整体纳入学校的课程系统,每周安排一节东坡文化课。”东坡小学副校长李爱刚介绍,学校还配套编写了校本读物《我爱苏东坡》,同时推出6册《东坡诗词诵写画》,供学生诵读、抄写,并据此进行绘画创作。
学东坡当诗书少年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除了东坡诗词操和校本教材《像东坡一样》,东坡小学还利用升旗仪式每周开展一首东坡诗词朗诵展示;每周让学生和教师用硬笔书法练习东坡名句,并挑选优秀作品在报栏中进行展示;部分老师还将诵读内容与学科课程相融合,引领孩子们在课堂活动中诵读经典,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从而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学生参与了,家长也不能落后。东坡小学以少先队的名义,号召全体家长加入到诵读活动中。通过《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亲子共读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感受到经典的内涵。同时,组织家长和孩子们一同参与由中央电视台组织的“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赛”,取得显著成效。
建校以来,东坡小学参加的经典诵读节目在各级比赛中频频获奖。如2011年编排的大型音诗画《我爱苏东坡》在“我们的节日·中秋”活动中获得省级二等奖;2012年编排的《母亲,我叫钓鱼岛》在“迎中秋,庆国庆”活动中获得一等奖;2014年诵读节目《东坡诗词联诵》获得市文明办举办的亲子阅读“一等奖”;2015年《诗咏东坡》节目参加省经典诵读开幕式表演;2017年《东坡竹颂》获得区经典诵读一等奖并代表眉山参加四川省第六届经典诵读展演活动;连续两届代表眉山参加“杜甫草堂”诗圣文化节表演等。
诗意浓浓,书声朗朗。秉承东坡精神,东坡小学将一直坚定行走在诵读中华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的路上。
(韩伟杰 李树槐 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