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浪潮和科技迭代交织的当下,“全球前沿科学50人智库论坛”(第二届)于6月15~16日在成都启幕,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300余位科学家、高校学者、科研机构专家及企业领袖等参加。
论坛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成都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办,聚焦“全球视野中的新质生产力,与面向2035、2050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探寻全球颠覆性产业新赛道,助力建圈强链、破圈强链,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全球化。
全球智慧的交响:
探寻“全球视野中的新质生产力”
此次论坛汇集了来自全球顶尖的专家学者和优质学术资源,聚焦基础科学和源头创新,力争打造科技创新的起源地与创新思想的策源地,并基于五大分论坛,从人工智能及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生命科学、航天科学、人文科学等领域,探寻“全球视野中的新质生产力”。
论坛首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常进、陈松蹊,以及多位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俄罗斯工程院的院士专家,聚焦“全球视野中的新质生产力,与面向2035、2050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深入探讨前沿科学问题和创新解决方案。他们认为,面对全球产业格局的重塑,中国正以前沿科技为核心,加速推进产业智能化转型,为全球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为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
其中,常进院士提出,认识和分析国际趋势、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以及其对中国和全球的影响,并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用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社会发展。从全球科技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科技保护主义只会阻碍全球科学的整体发展,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中各类问题的解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需要开放的交流和合作,我们应当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在博弈中实现共赢。前沿科技领域的探索和开拓与我们的国家、社会以及我们自身息息相关。在这条科技的高速路上,我们既要保持优势,也要引领时代,更应该致力于通过科技进步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困境。
论坛现场还重点发布和研讨了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的10余个前沿科学研究方向。
专家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面向未来的战略腹地
论坛特别设置了“成渝双城经济圈如何打造面向2035、2050国家战略腹地”闭门会议。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工业组组长蔡竞,成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清友等专家学者共商区域发展战略。他们认为,成渝地区应充分利用论坛的智力资源,加速布局人工智能、航天科技、低空经济、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构建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节点。
全球前沿科学50人智库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全球前沿科学与艺术金融中心执行主任王玉荣认为,成都作为我国的战略腹地,应积极探寻、发展全球颠覆性技术产业,形成新的产业赛道,提高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
与会专家们强调,成渝地区需借力全球前沿科学50人智库的智力支持,探索产业新赛道,促进全球颠覆性技术的本土化落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应当以前沿科学为纽带,推动产业升级,同时注重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确保高质量发展的长远目标得以实现。
新赛道上的智慧碰撞:
前沿生物科技与人工智能的交融
论坛第二天,议题转向“全球视野中的新质生产力与面向2035、2050全球前沿生物科技”,以及“全球视野中的新质生产力与面向2035、2050人工智能发展”。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Hans-Peter Beck,南洋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席院长安波,纽约金融学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田力等海外学者分别分享各自从“0”到“1”的创新历程,强调了全球合作对于推动颠覆性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来自德国工程院、欧洲科学院的外籍院士,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多位院士,围绕生物科技与AI前沿进展展开激烈讨论,强调了两者的交叉融合对于开辟全球产业新赛道的关键作用。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体现了中国科技力量的崛起,更为全球科技界搭建了一个开放、包容、互动的思想交流与合作平台。同时,论坛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推动全球科技合作中作出的积极贡献与努力。(本报记者 马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