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1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智能种植来了!居民在家也能拥有“菜园子”





植物公寓智能种植舱。

当科技遇上农耕,城镇居民离果蔬自给自足的生活梦想或许只差一个智能种植舱。想象一下,清晨起床,不用赶早市,家里的智能种植舱已经备好最新鲜的果蔬,随手一摘就能送进厨房。

在成都,植物公寓智能种植舱正在让这样的场景走进千家万户。它利用AI和智能一体化技术解决植物所需的水、光、营养,通过插电、加水、添加营养简单三步,让理想的生活场景变成可触可感的现实。

植物公寓

实现智能化一键种植

走进植物公寓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智能种植舱,里面种满了长势喜人的各式果蔬,有甜菜、芹菜、薄荷、黑番茄等。

1.5米、占地面积0.25平方米的智能种植舱由种植区、灯柱区和水箱三个核心组件构成,可实现30株不同植物的同步生长。种植区由3ABS管组成,每根管上排列着10个种植孔,一共30个孔位,这种立体化种植能确保每株植物都有独立的生长空间,就像住在公寓里,每个房间互不干扰。植物公寓联合创始人兼CMO骆丹介绍道。灯柱区配备了全光谱的LED植物生长灯,通过熊猫控制面板设置光照时间、光照长度、光线强弱,自动模拟太阳光谱,确保植物在无自然光照的情况下也可以有充沛的光照。位于底部的水箱,通过水肥自动循环系统,不需要人工浇水,就可以为整个系统提供必须的水分和营养支持。

植物公寓还提供了配套的种子舱和营养液,种子舱内包含种子和生物炭泥种植基质。我们采用的是无土栽培技术,每一个生物炭泥盒子里都是一颗种子的,只要把它放进智能种植舱,我们的机器就可以实现智能化操作。只需要设定好光照参数,种植舱就可以自动进行浇灌、照射,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骆丹说。

与传统园艺相比,这种水培立体技术让植物年产量提升超过20倍,还大大减少了植物病虫害,加上营养液不含任何激素,产出果蔬经检测都是零农残留。

多场景应用

创新自然科普教育

我动手能力很强,在阳台上种了很多花草植物。在种植时,常常遇到要么种不出想要的作物,要么收获时发现有虫害侵蚀。打药担心残留,不打药又前功尽弃。植物公寓联合创始人兼CTO江渝介绍,创立植物公寓的初衷源于自身经历的种植困扰。

基于这些种植难题,创始团队开始着手研发解决方案。从最初的原型机设计开始,经过反复的测试验证和改进优化,历经两年多研发和验证,最终形成了如今这套成熟的智能种植系统。

在市场化验证阶段,团队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策略,与家居、生活方式、美食、种植园艺类博主合作开展多场景应用测试,持续收集用户反馈,再通过种草文分销带货,实现销售转化。与此同时,植物公寓还走进了校园场景之中。传统的土培方式操作相对复杂,而且实际产出很少,使用智能种植舱,孩子们可以轻松完成种植过程,既干净又简单。这是非常好的自然科普教育。骆丹介绍道。

骆丹透露,根据第一批用户的使用反馈,植物公寓团队计划在产品外形美观度和智能化方面进行升级,引入人工智能,接入AI后,智能种植舱不仅能智能识别不同植物的光照需求,通过环境光传感器感知室内光线变化,实现自动调节,还能通过大数据识别、判断病虫害,自动提醒用户进行处理,真正做到零干预智能种植。(黄梅兰)

(图片由成都市科技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