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3 期 / 第5版:科教兴川
这一站,我们接棒

● 成都市七中育才附属小学银杏分校 罗婉岑

他的手因长期握手术刀而弯曲变形,他的双脚因长期站立已无法正常并拢。他手里握的是刀,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他不是神明,却比肩神明,他就是“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爷爷。

吴孟超爷爷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幼时就跟随父母来到马来西亚割橡胶,长大后又放弃了去英国读书的机会,几经波折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抱着“行医救国”的朴素理想,他考取了同济大学医学院。

得知“肝胆外科的研究在全世界都很薄弱,而在我国还是空白,偏偏我国是肝癌高发区”后,吴孟超爷爷感受到了使命的召唤,他自此立下了要为我国肝胆研究填补空白,降低我国肝癌患病率、死亡率的志向,成为了肝胆外科拓荒者!

没有教材,吴孟超爷爷就自学外语再翻译成中文;不了解肝脏血管分布情况,就和同事花两年时间解剖上千颗肝脏,还用融化的乒乓球制作了中国第一个精细的肝脏血管标本。他首创的“常温下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让危险的肝脏手术变得安全,他的手术刀法令国际叹为观止。

吴孟超爷爷令人钦佩的不仅是医术,还有医德。一生秉承“不要病人多花一分钱”的初心让他愈发高大伟岸!他认为:“医生应该想怎样治好患者的病,让全家人都高兴,不能再给患者添麻烦,再从他们口袋里掏钱。”他对科室医生说:“我们要多用脑和手为患者服务,器械用一次,‘咔嚓’一声1000多元,我吴孟超用手缝线,分文不要。”

在吴孟超爷爷当医生的70多个年头里,他用一把柳叶刀,挽救和延长了1.6万余名患者的生命,直至96岁高龄仍坚持每周进行三台手术。不知疲倦的他驮着一个又一个患者过河,河的那边有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在书写新的传奇,这里面有你,有他,当然也可能有我。吴孟超爷爷请放心,这一站,我们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