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6 期 / 第7版:科普法制
长宁县人民法院巧用“加减乘除”工作法提升诉讼服务水平

本报讯 今年以来,宜宾市长宁县人民法院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始终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诉讼服务标准,做好“加减乘除”工作法,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设施提服务

8月13日,花甲老人刘某海在该院诉讼服务中心提交立案材料时需要补充填写资料。当老人因忘带眼镜发愁时,工作人员告诉他现场备有老花镜可以借用,不一会儿,老人顺利完成了填写。

便民储物柜、爱心雨伞、便民饮水设备、爱心老花镜……在该院诉讼服务中心,除了这类便民物品外,还制作了品类齐全的便民服务手册,让群众对所办事项的所需材料一目了然。同时,引入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法院综柜便民终端”,可为群众提供法律文书模板查询、常用法律法规查询、各类案件费用测算、现场缴费与发票打印等诉讼自助服务。

据了解,“法院综柜便民终端”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了“一站式”缴费平台,终端与银行系统、法院诉讼费缴纳系统直接联通,避免了法院现场开票、银行柜台缴费的奔波,有效满足了群众多元的司法需求。

减程序更便民

“提交材料、立案、缴费、打印发票甚至是查询档案等,在中心都可以一次搞定,我们的工作也更加高效了。”面对该院诉讼服务中心的显著变化,一名律师表示,以前代理的执行案件在申请强制执行时还需提供裁判文书生效证明,现在可以直接到执行立案窗口申请执行,再也不用多次跑路了。

为切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该院在全市率先实行申请执行当事人无需提供法律文书生效证明即可申请执行。若申请强制执行该院裁判文书的,可由诉讼服务中心专人负责执行立案以及和各部门的对接,无需再提供裁判文书生效证明。

前段时间,该院诉讼服务中心接到的电话多了起来。“因为疫情不能到法院现场来立案的当事人,在被告知有微信立案、网上立案等方式时,也终于松了口气。”该院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微信立案、网上立案、多元解纷平台、道路交通纠纷调解平台的应用,当事人成功实现了“指尖诉讼”,同时省内档案异地查询等功能做好了省内法院系统的“售后服务”,切实缩短了诉讼服务距离。

乘力量解纠纷

“非常感谢调解室与法院,没想到现在处理纠纷可以这样省心。”长宁镇群众邵某飞说,前段时间,他和陈某某发生了房屋租赁纠纷,经镇人民调解员调解后,自己对调解结果是否具有强制效力仍不放心。恰好,该院诉讼服务中心法官在旁办理业务,当场指导他们完善了相关司法确认申请书,成功化解了当事人的担忧。

这是该院多元解纷做乘法的一个缩影。为做好多元解纷工作,该院诉讼服务中心整合进驻的律师团队、吴诗华调解室等解纷力量,成立民事速裁团队高效办案。同时,法院设立“党建+审务诉源治理工作站”“无讼社区”“诉讼服务站”等诉讼服务点,将诉讼服务的触角延伸的更长更远。

截至7月底,该院委派、委托调解2223件,律师团队参与调解977件,吴诗华调解室参与调解235件,调解协议司法确认14件,诉前调解成功案件1427件。

除沉珂正风气

教育整顿、查纠整改、总结提升……长期以来,该院诉讼服务中心秉承“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原则,按照《诉讼服务中心纪律作风守则》《关于进一步规范登记立案工作的意见》等规定,规范言行、严谨程序,切实改善司法行为不规范的突出问题。在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群众满意度测评中,该院满意度测评分位居全市法院前列。

“司法为民没有终点,我们一直在行动,一直在路上。”该院负责人表示,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党史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内容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永远把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的多元需求放在首位,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法律服务融合创新,完善提升“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中心运行效能,为区域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强的司法保障,真正让“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宋成均 罗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