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乃千秋基业,是全社会最为关注的民生工程。
近年来,眉山市青神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办学共同体为抓手,让优质教育资源高速“内循环”,释放强大动能,推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
多方联动
倾力打造活力校园
初冬时节,乍暖还寒。青神县学道街小学教师徐世平、邵芳等人打点行装、带着书本,来到该校办学共同体河坝子小学,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
河坝子小学的老师早已翘首以盼。每次支教老师的到来,都能让河坝子小学老师学到一些新颖、独特而又受用的教学方法,更能持续性补齐该校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的短板。美妙的音乐在课堂上响起,活泼灵动的身影在操场上奔跑,美丽的山水画、奇思妙想的童话世界跃然纸上……河坝子小学的师生与支教老师正演绎着乡村小学畅想圆舞曲。
瑞峰小学也是距青神县城较远的学校之一。近几年,该校的学生每年都盼望着春、秋季运动会,这样他们就能走进学道街小学的标准塑胶运动场,与那里的孩子们一起在竞技场上赛友谊、展风采,还能走进学道街小学的教室,聆听该校老师们的优质课。
据悉,学道街小学与城郊及乡村的8所学校成立了办学共同体。每学期,该校都会派老师到共同体学校支教、走教和跟岗。同时,共同体学校的老师们也会到学道街小学参与体验式教学、评课赛课、交谈交流、轮训培训。
成立办学共同体
加速教育资源“内循环”
青神县敢闯能干,创新发展,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曾有一段时间,该县城乡差距较大,教育资源不均衡。如何破解难题?县教体局经过科学分析和调研,提出了“两步走两推进”方案。第一步,抓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牛鼻子”,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让教师在关键岗位发挥关键作用;政策、资金、人才倾斜农村学校,把更多机会让给农村学校老师,让他们有成就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优质教育。第二步,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并获高分的同时,由城区学校牵头,成立办学共同体,让全县优质教育资源加速“内循环”,释放出强大动能,谱写新时代青神教育新篇章。
为使办学共同体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该县教体局专门下发关于深化“1+X”办学模式、实施学校办学共同体发展的通知,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组建方式、重点内容、工作措施,明确牵头单位和具体成员。
“通过学校办学共同体发展,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建立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机制,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教师专业发展缓慢、学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县域内学校资源共享、文化共建、师资共用、科研互动、活动联动,推动学校共同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青神县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宏说。
资源释放能量
教育工作结硕果
自从学道街小学牵头成立办学共同体以来,该校与南门小学像走亲戚般交往频繁,南门小学缺英语教师,学道街小学就指派教师前往指导、教学;南门小学体育器材不够用,只需一通电话学道街小学会立即送去。“我们结的是对子,攀的是亲戚,只要能办到,一点不含糊,一点不吝啬。”学道街小学校长欧建与南门小学相关人员共同研究共同体合作事宜时表示。
天池小学作为由青神县实验小学牵头的办学共同体成员,更是受到特别优待。该校因在校生较少,每届运动会都开得很冷清。自成立办学共同体后,天池小学每年与实验小学共同举办运动会,极大地激发了师生对体育的热爱,调动了师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过去,天池小学要立项教育科研,经费不足,办学共同体成立后,教育科研、教师培训一同开展,课题申报共同参与,外出学习共商共议推荐教师参加,不仅节省了成本开支,而且能够集中力量,抱团取暖,一体发展。
青神县各办学共同体自成立以来,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敬业精神、思想觉悟有了质的飞越和提升,教学质量得到很大提升,培训、进修、学习等经费开支普遍下降,各中小学、幼儿园在省、市的获奖率较成立办学共同体前提高30%以上。(陈学锋 苏兴全 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