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年一度的“双11”电商大促活动进入尾声,对于快递物流行业来说,仍然是一场不容松懈的“大考”。与往年相比,在科技赋能与模式创新下,这场考试已从单纯的“体力比拼”,升级为精准高效的综合能力比拼,让快递跑出了“加速度”。
11月10日,在位于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的中通快递西南总部快递分拨中心,智能供包台精准推动包裹,传送带高效运转,一个个快递经过自动识别扫描后,稳稳落入对应区域的分拣袋中,整个流程井然有序。“从10月21日‘双11’第一波开始,到目前为止,进港的派件量大概在400万件,出港预计在300万件左右。比去年同期出港量提升了50%,进港量提升了40%。”中通快递四川管理中心操作部主管肖勇表示。
中通快递西南总部占地413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其中快递分拨中心就达20多万平方米,是中通快递集团西南地区目前快件处理量最大的转运中心,设计规模能满足日处理量800万件。同时,配备了交叉分拣机、智能供包机、矩阵分拨系统等行业先进自动化设备,加装直线窄带机、单件分离自动装车及狂扫设备,全流程实现自动扫描分拣,分拣准确率超99.9%。中通快递四川管理中心总经理助理朱家宁介绍:“通过这些信息化、科技化的手段,我们的分拣效率提升了33%以上,由原来每小时处理30万件提升到40万件。”
如果说物流企业是贯通区域的“主动脉”,快递驿站则是深入社区的“毛细血管”,它的效率决定着用户“最后一公里”的体验感。不少快递驿站开设24小时自助服务,上线智能化设备,不断优化用户取件模式,提升用户体验感。
在简城街道王府井熙园快递驿站,市民只需要输入对应的取件码,就会亮起专属的包裹灯条,一目了然,消除了以往在货架间来回翻找的麻烦。市民吴健说:“这个灯条很方便,每个人的灯条颜色是不同的,能快速地取到自己的包裹。”据该驿站负责人介绍,今年“双11”,站点从10月底就开始忙碌,每天包裹量有600—800件。虽然业务量有所增长,但今年再没有“慌慌张张”的情况了,这全得益于刚上新的包裹灯条。“高峰期我们入库比较多,有时候根本忙不过来。现在市民自己取包裹,我们只负责入库,速度就很快,也节约了时间。”简阳王府井熙园快递驿站负责人杨小成说。
从转运中心的“大算力”到快递驿站的“小创新”,简阳快递物流行业的数智化升级,正是今年“双11”物流提速的生动缩影。不仅让消费者收获了“提效不减速”的安心体验,更彰显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气,为全年目标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侯佩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