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7 期 / 第6版:法治农村
绵阳市多元监督让问题解决“不挂空挡”

“虽然质询出的汗能擦掉,但不担当、不作为的‘痕迹’一旦在群众心里扎根了就再难擦去!”回忆起在“阳光问廉”接受质询的场景,绵阳市北川县财政局局长陈仁毅感触颇深。

近年来,绵阳市充分发挥“阳光问廉”品牌优势,不断深化“舆论监督+纪检监督+群众监督”格局,构建“全媒体跟踪+入户访廉+大众评议”的多元监督模式,用落地落实的监督成效回应群众关切。

“全媒体”晒整改

跟踪监督“不断档”

“盼了两年,村民再也不用担心冬天缺水的问题了。”今年年初,“阳光问廉”节目组来到盐亭县黑坪镇桥梁村进行回访,村主任严艳春高兴地说道。

2017年,县水利局在桥梁村实施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及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但项目建成后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201911月,问题曝光后,县纪委监委会同媒体同步追踪整改进程,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在十余天内就完成了整改,最终让“闲置”了两年的灌溉工程投入使用。

曝光不是目的,整改落实才是关键。为督促“阳光问廉”问题整改到位,绵阳市纪委监委还在市级新闻媒体开设《党风廉政建设我们在行动》等专栏,联动电视、报纸等媒体力量,对整改过程跟踪报道。据统计,目前全媒体跟踪督促的72个问题已整改到位。

“院坝会”听回音

件件落实“不打折”

为深化“阳光问廉”经验,绵阳市还将“问廉、问政、问整改”从演播室搬到院坝里,在群众家门口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难题和“四风”问题。2019年以来,全市开展“阳光问廉院坝会”294场,落实群众反映问题800余个。

“院坝会里听民声,让我们发现账务不公开、票据不规范等问题是群众对整改落实不满意的‘高地’。”游仙区纪委常委张忠琴介绍,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该区建立起“各部门内部审、财务部门专业审、纪检组织执纪审”三级联审制度,构筑财经纪律“防火墙”。

针对“院坝问廉”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举一反三,逐渐从“靶向改”向“全面治”转变。如平武县针对干部作风问题,在全县深入开展“担当执行”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三台县在全县开展“服务基层、创优环境、促进发展”为主题的“效能风暴”专项整治行动。

“考评团”检质效

问题解决“不虚空”

“作为村民,能亲自参与到问题整改的监督中去,就不怕有人‘放水’啦!” 游仙区徐家镇白鹤村七组的考评员夏国财高兴地说道。

为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整改成效的根本标准,绵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着力引导群众从“看热闹”向“真监督”转变。在民生项目、三务公开、脱贫攻坚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领域,积极邀请群众参与现场监督、跟踪整改。

为了让群众监督更真实,绵阳市纪检监察机关组织群众加入考评团,由群众举手表决问题整改成效。2016年以来,该市共组织开展“阳光问廉”问题整改满意度测评现场会23场,对测评满意率低于60%4个问题,重点督促再次整改,直至群众满意。(勾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