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8 期 / 第4版:社区科普
青羊区创新宣传模式
推动反邪警示教育“落地生根”



本报讯成都市青羊区坚持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主线,以防范化解邪教活动重大风险为核心,着力创新“互联网+反邪教”宣传教育方式,进一步厚积反邪教社会土壤,构建平安和谐、政治稳定的新时代青羊。

“单调枯燥”为“寓教于乐”。全区积极建立各种不同模式的反邪教警示宣传教育阵地(场所)139个,广泛开展“远离邪教、守护幸福,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社区大型巡回演出和群众宣传等活动152次;大力开展讲学、展板、挂图、文艺反邪和视频播放等丰富多彩的防邪警示宣传教育活动,创作出了音乐快板《异国斗邪教》、小品《治病》等寓教于乐的优秀作品,让群众在欢笑中受到了教育、看到了邪教危害;利用 “法律七进”活动开展强化反邪教知识宣传,将发生在身边反邪教案例制作成反邪教公益广告,组织干部群众观看,让身边的事教育身边人,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影响广大群众认识邪教的危害。

“官腔官调”为“网言网语”。充分利用网络语言活泼、亲切等特点,借鉴一些健康、良性的“热词”,采用喜闻乐见的网络话语形式,讲述一些身边的案例,促进反邪教宣传教育的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切实让网民听得进、记得住;广泛利用青羊视窗、“文明青羊”、《新青羊》手机报和青羊三级矩阵微信群等新兴媒介定期推送宣传信息,设置了“小羊说”“小羊快报”“小羊观”等反邪教微信平台栏目,粉丝圈粉量突破8000人,推出文章超过57篇,累计阅读超过2万人次;通过创作沙画、微电影、微动漫等流行文艺元素,在街道、社区、学校、便民服务中心的APP服务平台全面推送,让群众在就餐、购物时直接扫码关注,让反邪教宣传走进居民日常生活。

“单打独斗”为“同频共振”。在全区2000余个物管小区和宽窄巷子景区、公交地铁站等重要公共场所,大力开展推广反邪教微信公众号,不断开辟新的宣传阵地,巩固反邪教根基,挤压邪教活动空间;结合年终考核细则,将校园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年考核中,使校园反邪教工作实现常态化、规范化,今年以来全区有近1.2万余名教师和中小学生接受反邪教警示教育;坚持以成立青羊区反邪教协会为契机,运用各宗教宣传媒体平台,开设理论体系、政治态度、法律地位、本质、宗旨、崇拜对象、信仰自由、“末世”阐述、生活方式等9块区分宗教和邪教的宣传教育专栏,提高了信教人员对宗教与邪教的辨别能力。

(陈厚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