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7 期 / 第3版: 地方报道
林下养殖“生态鹿” 沙地种出“黄金条”
——八块田村的产业发展新路径

近日,记者在广安市岳池县天平镇八块田村看到,梅花鹿养殖场的数十头梅花鹿在林下悠闲踱步,古法红薯粉作坊里挂满晶莹剔透的粉条。

近年来,面积仅570亩的八块田村,坚持生态优先、特色引领的发展理念,通过梅花鹿养殖链+红薯全产业链双链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山地生金、指尖生财的产业发展新路径。

梅花鹿养殖

走出生态金路

早上630分,身着工作服的李宗秀已在梅花鹿养殖场内忙碌起来。他将特制的饲料倒进鹿苑食槽后,连连呼唤梅花鹿前来进食。梅花鹿全身都是宝,仅收割鹿茸,每头成年公鹿都能带来上千元的收益。李宗秀说。

八块田村位于岳池县东北部,距县城31千米,地处金城山景区环线内,林业资源丰富,但耕地细碎化问题突出。一年前,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释放经济价值,八块田村两委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经过多方走访调研后,决定发展梅花鹿养殖业。

20243月,梅花鹿试点养殖项目启动。该项目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帮扶+农户参与的模式,让村民零成本入股并学习专业养殖技术,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梅花鹿养殖。目前,八块田村已存栏梅花鹿数十头。

鹿苑里的母鹿将在4月底至5月初迎来生产期,预计能产1820只小梅花鹿,每只幼鹿预计可创造约2000元的经济价值。李宗秀说,这批小梅花鹿产出后,将用于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发展梅花鹿养殖产业。

据悉,成年梅花鹿的鹿茸、鹿血、鹿尾等均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市场需求量大,销路稳定。为扩大销售规模,增强村民发展梅花鹿养殖业的信心,八块田村两委还积极联系相关药企、经销商,全力打造订单式产业发展模式,让村民养殖无忧。

后续我们将对更多村民开展培训,带动他们参与梅花鹿养殖,并开通线上销售渠道,开拓销售市场,助力村民增收。八块田村党支部书记罗原表示。

古法粉条

打开云端市场

我们村多为沙地,土质疏松,非常适宜种植红薯、玉米、水稻等粮油作物。每到红薯丰收的季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红薯粉。八块田村村民吴兴能说,以前散户加工规模有限,销路不宽,加之村里离县城较远,红薯粉大多只能在赶场时售卖,难以形成品牌效应。直到2024年底,转机悄然降临。

去年底开始,我们村成立了八块田村红薯粉制作工坊,采用古法工艺制作红薯粉条,10多名村民每天可生产红薯粉500斤。八块田村红薯粉制作工坊负责人吴志辉说,为了打开市场销路,他们还同步推进线下定点销售和线上直播卖货,目前销量不错。

已有不少老顾客来电订购。吴志辉说,今年,他们对产品进行了升级,不仅生产传统的红薯宽粉,还增加了细粉,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

以前卖鲜红薯每斤8角钱,现在加工成粉条,每斤能卖到14元。吴志辉告诉记者,他们销售的天平赤薯琼粉礼盒,包装上不仅印有古法红薯粉制作图案,包装内还附有红薯粉条加工流程及食谱推荐,通过社区推广、直播销售、机关食堂订购等方式,产品成了抢手货

截至48日,八块田村红薯粉产量达2500千克,实现产值7万元,为近20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有效带动村民增收。下一步,我们将整合并优化红薯粉制作工艺,扩大生产规模,实行统一生产与销售,进一步夯实村民经济基础,拓宽村民增收渠道。罗原说。(王芳 毛业文 本报记者 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