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3 期 / 第7版:农业高质量发展
艺村:文创带动乡村振兴(二)

具体措施

◎文旅契合,多方联动

2017年3月,“竹里”正式投入运营,一经亮相便收获了一大批业内外粉丝,其时尚、文艺范儿的田园生活吸引不少人前来参观游玩。以“竹里”建筑和竹文化为依托,竹艺村衍生了住宿、旅游、文化手工体验等相关业态,众多新村民也纷纷加入竹艺村,为这座川西平坝村落增添了丰富的体验感和文化魅力。

竹艺村除了网红建筑“竹里”外,还集合了竹编博物馆、来去酒馆、三径书院、遵生小院等丰富的旅游业态。同时,竹艺村还将当地特色竹编文化深度融合在项目的打造中。随着人才和新兴业态的不断加入,竹艺村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至周边乡镇。其中,作为新村民创办的三径书院,除了群众可在这里饱览群书外,还可举办放翁讲堂、公益课等活动,通过书院这个平台,形成文化交融,让更多人有机会在大自然中、在诗书里,满足内心和精神层面的需求。

而遵生小院的创始人则通过“民俗手工生活体验馆”与当地村民合作,结合当地资源与特有的技艺研发出自然、健康、有趣的食品、用品和手工艺品,让当地群众和游客在参与民俗活动时,不流于形式,真正传习传统文化的精髓。

◎专注产品,工匠精神

竹艺村除了做好竹子产品,还用文化和品牌思维、战略和信念思维来重新定义竹产品和新乡村建设,从而引发情与景、物与人的和谐共生。

竹艺村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传统村落,在新乡建的过程中考虑的不仅是建筑本身的问题,更多的考量是对当地人文地脉的尊重与发掘,让建筑本身与村落和谐共生。“竹里”的外围空间包裹着层层竹林,通往主体的小径曲折迂回,颇有古法造园的韵味,建筑外墙则是通过与当地竹编艺人配合,最终以参数化的设计再现了竹编技艺的精细巧思。而建筑主体,设计团队则用轻型预制的钢木构架支撑起一个内向折叠的环形青瓦屋面,这种形式来源于无限符号“∞”,也是太极图案的变形,代表融合与无限,圆形小青瓦房与周围竹林、树木、远山相得益彰。建筑内部中庭有水景与山景,体现出“天人合一”的道家传统思想。

竹艺村在新乡建的过程中,坚持不大砍大伐、不大修大建的生态保护原则,原有民居院外的田野沟渠和院里的树木、围墙都保存了下来,墙体在敲掉瓷砖后加固刷白,另加了玻璃窗增加采光,基本保存了川西民居“外有野趣、内有朴拙”的风貌,从而为外界呈现了一个自然生长的原生态村落。(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