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5 期 / 第4版:特别报道
为四川中医药产业“号脉”

    ■ 本报记者 刘芩屹 罗潇郁 廖梅

参会领导嘉宾巡展

1025,九九重阳节,绵山之南,群英相会。在这登高望远的日子,中医药领域从业者齐聚绵阳——借2020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举办契机,共会行业顶尖人士、共商产业发展大计。

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之名,现有中药材品种7000余种,道地和大宗药材品种数量均居全国之首。然而,主导产业不突出、种植技术差异较大、区域品牌影响力较弱……一系列问题制约着产业的发展。如何推动规模化种植?如何增加中医药产品附加值?如何做大品牌?这是行业从业者亟需解决的难题。

论坛上,参与者形形色色。有些因为抢时间而步履匆匆,有些因为提前了解了论坛内容满怀期待,有些带着自己的产品信心满满……“我不在意什么花里胡哨的,就想听听对自家公司有帮助的东西,就想有建议能帮助我打破现在的瓶颈,我很感激,这个论坛干货满满、受益良多!”参会者交流中的话语尤响耳畔。

群贤毕至  助力中药走向世界

上午9时许,随着音乐的响起,四川道地中药材在视频中飞舞,开启了论坛的序章。

天麻、丹参、沙参、麦冬、川乌、附子、黄连、白芨……这些普通大众皆有所耳闻的中药材,在这次论坛上唱起了主角。报告环节,来自澳门、香港、四川、重庆、贵州等省内外的10位专家学者,从不同中医药材入手,详细介绍了四川道地中药材栽种方法、发展建议以及各自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怎样把四川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我觉得天麻是很好的产品。”论坛上,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院长吕光华教授表示自己非常看好川产天麻的市场前景。他指出,天麻是名贵药材,有治疗头晕头昏、抗惊厥、镇静催眠、镇痛以及改善学习记忆、抗衰老、抗抑郁、抗焦虑的作用,被广大群众所熟知。在四川众多中医药材品种中,自己首选天麻作为研究项目,现在已经开展了栽培基地建设、新品种选育、质量评价、加工方法和药效研究等系列工作。

吕光华作主旨报告

就天麻产业的发展方向,吕光华建议从生产优质药材、优质饮片,开发保健品、天麻药膳、天麻新产品、天麻普通食品以及新药研发几个方面来发展。吕光华特别就中药材的品质进行了强调。“俗话说中医亡于中药。如果中医都亡了,我们做药的人就对不起自己的传统医学。所以要保证药材本身的质量,确保无硫磺加工、无黄曲霉素超标、无公害及全过程可追溯。”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中药生药研究所所长瞿显友主任中药师则向参会者介绍了黄连的药用价值。在“黄连规范化研究与产业前景分析”专题报告中,瞿显友从黄连规范化种植研究、黄连生态种植技术、药材产业前景展望三方面进行了阐述。他指出,黄连有味连、雅连、云连之分,目前味连占黄连市场的95%以上,而雅连和云连几乎没有了。虽同为黄连,但三者的生长习性完全不同,为此,翟显友强调要探索一套黄连的规范化种植标准,并在遵循标准的同时做到质量至上。而围绕中医药产业发展,瞿显友还建议要忠于中药材的原生态种植环境,“否则可能会影响其功效”。

周华作主旨报告

有了规范的种植技术,有了优质的中药材,还必须要提高其产值,才能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在这其中,中医药国际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2018年我国中医药类商品出口趋势图表显示,提取物是中药出口主要品种,其次是中药材及饮片,然而中药材及饮片的出口增长速度却在降低。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中药材国际标准,导致我们无法向海外以药品形式进行出口。”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周华教授在“国际标准助力中药产业走向世界”主旨报告中,向大家详细介绍了ISO标准对推动贸易和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作用。

周华介绍,ISO是世界上最大最权威的非政府国际标准化组织,200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同意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制定并颁布中医药国际标准,秘书处设在中国。目前TC249已经发布了62个国际标准。“比如针灸针ISO标准发布后,华佗牌针灸针出口贸易同比增长了30%;中药煎煮设备ISO标准发布后,中药煎煮设备贸易同比增长了15.2%;中药材重金属检测标准的颁布,仅2014年就将因重金属超标导致的中药材贸易退货或销毁率平均降低了12.98%,减少损失约1.5亿美元,这些都是ISO标准对中药产业起到的实实在在推动作用。”

论坛上,周华呼吁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要重视中医药标准并争取参与制定,以此推进中医药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助力中药产业走向世界。

创意无限  行业发展未来可期

观众参观中医药产品

 “快看,那个长得真奇特!”在中医药产品展示区,一个个气味清香、形状奇特的果实吸引了不少参会者驻足参观。

原来,这是由四川省金佛手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带来的参展产品——佛手柑。展柜里,佛手柑以其顶端分歧、张开似佛手的样子格外引人注目。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佛手柑是个只听过没见过的稀罕事物,而我们的目标就是把佛手柑真正打入市场。”公司董事长雷顺德介绍,佛手柑是我省道地中药材之一,但现在大多数都是广佛手、金佛手和建佛手,川佛手在市场上所见较少。为此,雷顺德大力发展佛手柑种植,希望打造安州佛手品牌。“目前,公司正通过调节口感研发水果佛手、制作由佛手柑和相关中药材调配而成的香囊、生产佛手配方茶、栽植佛手盆摘等,全面生产佛手柑相关衍生产品,可以说这在全球都是首家。”

谈到发展规划,雷顺德兴奋地向记者描绘着蓝图:“川佛手种植时间较长、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但我省各地种植技术有差距。希望通过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和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使技术更标准、产量更高、有效成分含量高,并期望后期能建立相关协会,把四川佛手柑产业推动起来,形成一个统一化标准,用我们的标准种出各方面都优质的产品,最终打造川佛手知名品牌。”

如果说中药材是中医的“武器”,那么五盛药业集团便是中药领域的保卫军,在多变的行业里紧抓机会、谋求变局。

短短三年时间快速成为行业龙头,旗下多家子公司也随之发展壮大,五盛药业良好的发展势头也伴随着危机感。该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野生药用资源的枯竭,中药材价格年年上涨,中药材物种混用代用问题也日益严重。在此基础上,坚守“诚信中医”理念的五盛药业,悉知从事这一行业的难处,而此类学术论坛的召开正是他们翘首以盼的:“希望能在此次论坛中了解到更多行业政策,更希望通过论坛推动中药材领域有更严格的行业规范,让真正做实事的中药材企业得以重振中药之风。”

在各个知名中药材企业之中,展厅一角的北川中羌医医院显得很是特别。作为一所集医、教、研、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学为一体的医院,他们带来的羌泓礼酒、代泡茶结合了中羌药的精髓,倡导了“药食同源,用药于食”的理念,让羌族文化在展会中大放异彩。

“羌医药研究机构数量少、组织不健全,为此医院引进大量民间羌医与研究院专家建立了羌药研究中心。”北川中羌医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参加此次论坛展示活动,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注意到羌医药产业,希望能鼓励更多人加入到推动羌医药产业发展的行列中,提高和稳定羌医药的疗效和项目安全性,进而推动羌族地区三产融合发展。

言笑晏晏,展示区的各家企业创意齐聚、激情碰撞,在发展之路上昂首阔步;登高望远,怀揣梦想的创业者们步伐矫健、信心满满,全川中医药产业未来可期。

深化合作  打造中医药产业强省

认真聆听专家报告

现场提问

会上,来自行业各系统的参会代表们洗耳恭听、群情振奋,享受着这场中医药产业的盛宴。会后,代表们如沐春风、直抒胸臆,畅游在论坛的余温之中。

“不虚此行!”同为“海智计划”基地建设地, 广元市科协办公室主任杨清龙在聆听讲座后表示收获很大。“我们市科协高度重视本地中药材产业发展,此次也组织了近20家企业前来参加活动。今天的论坛,让企业代表能够聆听到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实际有用的发展课,干货很多。特别是在我们中药材产业没有做大做强的情况下,对大家启发很大。”

整场论坛下来,杨清龙对建立中药材国际标准这一议题印象深刻。他指出,这个行业潜力很大,但目前优质并没有得到优价,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国际标准。因此,广元市科协也致力于通过“海智计划”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是标准问题,以建立海智工作站的形式让专家教授、科研院所代表走进企业,对企业的生产质量乃至后期营销带来全方位指导,希望最终能以建立标准的方式推动中药材被世界认可。

“通过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可以倒逼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无独有偶,绵阳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戴维也对建立中药材国际标准高度赞同。他表示,绵阳市农科院作为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希望发挥本地药材资源优势、产地优势、自身农业研究基础优势,利用好澳门科大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优势,加强双方合作,共同推进绵阳中药材产业发展。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院长候大斌认为,此次论坛在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全方位推进川澳中医药产业合作,建设具有影响力的四川中药产业上意义深远。“这是一次四川中医药资源优势与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科研优势的交流合作,对四川中医药产业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能力的提高,以及进一步满足四川中医药产业发展需要有重要作用。”谈到发展,他自信地说:“四川省加快由中药材资源大省向中医药产业强省转变,势在必行。”

重庆市北碚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吕春燕则希望通过此次论坛,深化川渝两地科协合作,搭建科技创新交流平台,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专家们的报告指导性强,参展企业带来的展品新颖实用,参会人员更是收获满满,乘着此次论坛的东风,中医药产业乘势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