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巡检机器人穿梭于田垄之间,实时记录作物的生长数据;农民只需轻点屏幕,农田的墒情、管理建议即刻呈现眼前……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而是发生在我省的农业新现实。
9月4日,第十一届四川农业博览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活动为期4天,以“聚力三链同构 共建天府粮仓”为主题,与第十一届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同期同址举行。
科研机构、科技公司集结
秀出农业前沿科技
博览会现场,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等科研院所组团参展,带来了智慧农业装备、数字管理系统等农业前沿科技。
此外,农业科技公司也携最新研发产品一一登场。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都绿控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带来了两款智能巡检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和履带式机器人。据介绍,两款机器人搭载深度相机、多光谱相机及各类传感器,能对作物生长、病虫害、气象墒情等进行全维度监测,还具备安防报警、知识问答、语音交互、夜间巡逻等功能,堪称“农田全能卫士”。区别在于,前者可实现毫米级精准定位与原地转向;后者能攀越30°陡坡、涉水40厘米,适配山林、坡地等复杂环境。
农业领域的创新探索远不止于此。现场,中农科控智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聚焦“AI智能无人农场”,展示适用于智能设施温室的AI采摘、植保、巡检及运输机器人,以及适用于现代果园的AI智能植保车、运输车、中耕车等。盈电智控物联网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则将展示智慧农业物联网控制器、无线数传模块和综合解决方案,推介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与自动化技术的智能新工具。
从田间地头的智能巡检到无人农场的全流程自动化,从单一设备创新到系统解决方案升级,本届博览会不仅呈现了农业科技的多维突破,更勾勒出未来农业向智能化、精准化、生态化迈进的清晰图景。
九大农业园区联合“首秀”
展出最新科技应用成果
笔者打探到,本届博览会继续采用“室内展+田园展”双模式。10万平方米室内主展区设6大主题馆,首次设置的“千亿级”产业精品馆,聚58家产业链主企业和链属企业,重点展示畜牧万亿级、粮油五千亿级以及蔬菜、水果、茶叶、蚕桑、水产、林竹、调味品和食药同源等8个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呈现四川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取得的丰硕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博览会期间,天府数字农旅产业园(大邑)、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新津)、天府果荟产业园(蒲江)、都江堰精华灌区粮果产业园(都江堰)、天府菌都农业产业园(金堂)、成都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崇州)、天府现代种业园(邛崃)、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温江)、天府蔬香农业产业园(彭州)等成都九大农业产业园区将联合“首秀”,集中展示成都农业园区的科技创新与产业集聚成果。
众多优秀企业也将跟随所在园区联合参展。四川如珍食用菌有限公司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研发了国内首家食用菌数据智慧平台;成都耘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葡萄种植模式从露天种植1.0模式升级到大棚种植5.0模式;四川欣惠丰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全国首个芦笋标准化种植模型和数量最多的芦笋资源圃……他们将联合呈现高精尖农业科技的转化应用、优质农产品的培育与品牌打造等成果,向国内外展示成都农业澎湃“园”动力。
(综合自人民日报、封面新闻、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