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8 期 / 第5版:乡村振兴
色尔宫村:厚植红色文化沃土,激活绿色发展势能

冬日清晨,橘红色的太阳为甘孜州乡城县香巴拉镇色尔宫村的田野镶上了一道谈谈的金边,独具特色的白藏房依山而嵌,沐浴在和煦的暖阳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

回往昔,忆更长。1936年5月,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团途径乡城,在色尔宫村藏民郎色家中驻扎。驻留期间,红军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保护寺庙、尊重藏民、秋毫无犯,从而与乡城人民和寺庙僧侣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乡城人民也为红军带路送信、抽粮运草、收养伤病员。在离乡之际,为答谢乡城人民的支持,红军赠送了红色绸缎锦匾银锭和粮票等礼物,并在郎色家留下了七幅写于木质墙板的标语。自此,红军严明的纪律和与藏民的鱼水情谊在当地广为流传。

红色宣讲

革命精神代代传

穿过干净的村道,聆听小溪轻流的声音,走近郎色民居,仿佛扣响了遥远时光的记忆。这栋朴实无华的传统民居,曾经是红六军团途径乡城的临时指挥所,革命的“火种”从这里燃遍乡城。

泽仁本中是郎色的孩子,从小她便听着父辈们讲述革命先辈的事迹长大,如今的她是村里的义务宣讲员,每次进行宣讲时,泽仁本中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峥嵘的岁月,也激发着自己和周围群众不断前进。

传承着革命先辈的精神,泽仁本中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在2018年脱了贫。用泽仁本中自己的话就是,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但革命先辈的精神时时刻刻激励着自己——美好生活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今天,谈起革命先辈的故事,色尔宫村的群众仍然心潮澎湃。村民扎西说:“我们这里红色底蕴深厚,常常听村里人讲红六军团到村里的故事,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仅要牢牢铭记这段历史,还要继续弘扬革命先辈不怕牺牲、勇往向前的精神。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我将继续讲好红色故事,积极生产,走上幸福的道路。”

古老的建筑是革命“火种”的传承。春去秋来,历经岁月洗礼的郎色民居于2019年1月10日被省人民政府核定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更好地发掘和保护红色资源,当地建立乡城红军长征纪念馆。2013年11月8日,纪念馆开馆,以文物、图片、场景追忆中国工农红军“突围西征、北上抗日”的伟大壮举,再现了红六军团途径乡城的革命历史以及与群众的深厚情谊。

绿色发展

加快建设美丽家园

革命战争时期,红六军团途径乡城,留下这片绿水青山;走进新时代,色尔宫人正在做的是守住绿水青山,合理开发建设美丽家园。

位于乡城县香巴拉镇东郊的色尔宫村,幅员面积约17.6平方公里。全村 63户 313人,党员 36名。境内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有“藏乡田园”之美名。2013年,色尔宫村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岁月流转,留下古韵悠长。时光斑驳,不变的是红色记忆。

2021年伊始,香巴拉镇立足实际,坚持保护和传承为主,以打造民族团结新村、AAAA级旅游新村建设为契机,将色尔宫村作为重点红色村纳入其中。

色尔宫村也充分借助红色资源,做实村庄规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在色尔宫村村道路口、村级广场、郎色民居等点位融入白藏房文化元素、红军(红色)文化元素,吸引了各地游客到此游览打卡,既擦亮了红色文旅品牌,也让革命精神生生不息。

近年来,色尔宫村还整合利用村集体资产,探索建立了“红色文化+绿色发展”联结机制,奋力打造“乡城红色教育基地”,大力发展教育培训、素质拓展等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以及观光采摘、藏乡民宿等绿色生态产业,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厚植红色文化底蕴的两促进、双提升。

“作为第一书记,我们也要传承先辈们的革命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让色尔宫村更加靓起来,集体经济收入涨起来,村民脸上的笑容多起来。”谈及未来的发展,色尔宫村第一书记巴玉婷充满信心。(本报通讯员 吴远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