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波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主题论坛“世界经典与中国科幻”上发言。
当前,我国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面对科技的日新月异,以科技为支撑的科幻产业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尤其对于科幻作家而言,科技的飞速发展意味着什么?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著名科幻作家江波。
江波是中国“硬科幻”代表作家之一,毕业于清华大学微电子专业,2003年发表第一篇科幻小说《最后的游戏》。随后相继发表了长篇科幻小说8部、中短篇小说60余部,作品多次获得星云奖、银河奖。他对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理论——
科幻创作是基于科学技术的想象
10月21日,在第81届雨果奖颁奖典礼前一小时,记者见到了素未谋面的江波,他急于参加雨果奖颁奖典礼,彼此只是匆匆一别。不苟言笑的他,加上黑色西服、黑色边框眼镜的着装,给记者留下的印象,和“硬科幻”作家不谋而合。
再次见面,是在第二天举行的“科幻作品中的十大未来科技”发布会现场。当时,他和刘慈欣、刘兵、严峰、吴岩等科幻作家、专家学者在台上畅聊关于科幻作品中最具未来感的科技。江波是这样回答主持人的提问的,“科幻作品中的一些‘未来科技’已经渐渐渗透到现实生活中,比如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人工智能等主题的科幻作品会越来越多。”
提及科技,无论是理工科出身还是科幻创作的需要,江波十分关注在未来很大程度上能改变人类社会整体面貌的技术,诸如航天科技、脑机接口、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其中,他认为最有意思的还是脑机接口,这项技术的背后需要脑科学研究的支撑,而且很容易和人工智能结合。“这项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接收信息和控制外部设备的方式,甚至导致人类的深度异化。”江波说。
“只要能够展示出给人类带来某种益处的技术,我都非常期待。”关于这一点,在江波以往的科幻小说中就有很好的体现。如已发表的《机器之门》《机器之魂》《“银河之心”系列三部曲》《未来史记》等广为人知的科幻作品,虽风格迥异,但想要表达的内核始终一致,就是关于人类的梦想和未来。
回到科幻小说创作本身,科学技术始终是最核心的部分。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临界倒计时:新技术进步给科幻带来什么样的灵感”主题沙龙上,刘洋、谢宁云等多位科幻作家也提到,科幻小说创作融合了神话、伦理等元素后,是对科学技术的极致推演。基于此,于一名科幻作家而言,科学知识储备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刚刚获得第34届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短篇小说奖《命悬一线》中,江波也提到了许多有关航空领域的知识,如宇航员的生活、训练和工作环境,以及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等。“这些科技知识的储备和收集,我一般从网络渠道收集,或是参观科研基地听科研人员讲解,这样会给我一种更直接的体验。至于在太空中的假想场景,则是基于想象。”江波认为,收集资料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的过程,只有深刻理解了某种设备或技术怎么运作,才能更多地想象它们如何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发生,从而作为作品中故事发生的背景。
实践——
更新创造最好的方式是拓展新领域
毋庸置疑,科技迅猛发展会不断扩宽人类认知的边界,让科幻拥有更广阔的舞台。但这对科幻作家而言,显然并不那么“友好”。科技发展让各种知识随时有“过时”的可能,科幻作家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赶上时代的发展。江波在采访中谈到,“虽然新技术的突破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各种原本只在科幻作品中出现的事物纷纷出现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好作品也随之涌现。但对科幻作家而言,也形成了更大的竞争,我们必须更加努力才能不掉队,甚至是被淘汰。”
谈起自己的创作历程,江波笑言,作为一名实打实的理科生,加上本身对物理比较感兴趣,这为自己的科幻创作提供了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让他能够在小说创作中,尤其是故事背景设定时保持一种逻辑上的严谨。从他的多部作品设定硬核新颖,可见一斑。记者不禁想,这或许也为江波走上“硬科幻”创作之路奠定了基础。
而“硬科幻”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期间的主题沙龙中也多次被提及,它是指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心理学、医学等“硬科学”为基础的,以严格技术推演和发展道路预测,以描写极其可能实现的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有科幻界人士也曾试图重置这个定义:“硬科幻”是以科技或科学猜想推动情节的。简而言之,就是注重阐释科学技术知识。那么,如何才能在作品中将枯燥乏味的科学技术知识写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同时兼具可读性呢?
“创作时,不能太急于表达科幻创意的想法,而是要把科幻创意和故事情节融合在一起。”这是江波从业20年之久的经验之谈。他认为“硬科幻”作家更多只是形容了一个作者能够把一些想象事物的细节描述得较为清晰,“硬科幻”创作可以认为是一种工程师思维,在如何一步步解决问题。虽然被列为“硬科幻”作家,但这个身份并没有过多地限制江波的创作灵感或是文章的风格,他说:“这和灵感无关,只是会影响到文章的质感。”
科幻的根源在于科学发现,那些源源不断的想象力,也需要源源不断的科学发现来支撑。“对科幻作家来说,更新创造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拓展自己从来不知道的领域。”江波正是如此。采访结束时,他向记者透露,目前正着手写一部关于深海的技术惊险类科幻小说,这也是他此前从未尝试过的题材。期待作品早日能与读者见面。(黄梅兰 本报记者 廖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