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0 期 / 第6版:乡村振兴·宜居宜业
石龙村红白理事会“理”出文明乡风


村民参与村务管理

本报讯 “以前村民操办红白喜事,先通知亲朋好友、邻里乡亲,再请来歌舞乐队,摆上三五十桌,大操大办两三天,现在村里有了红白理事会,这种现象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近日,泸州市纳溪区安富街道石龙村党支部书记谢健谈起村里红白理事会带出来的文明乡风,由衷的赞叹道。

近年来,石龙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文明乡风建设的切入点,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通过建设组织、完善村规民约、强化宣传等措施,引导群众革除婚丧喜庆事宜中讲排场、比阔气等陋习,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理”出了新时代乡村治理新风尚。

“彩礼要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酒席要上百桌,礼钱多则要上千元……”谢健介绍,前几年,村民们最头疼的就是红白事的“攀比风”,有钱的图排场,没钱的要跟风,再加上一些繁文缛节,大家压力都不小,甚至还有借钱操办的,最后因为还债问题弄得关系紧张。

不仅如此,酒席用过的一次性餐具、桌布等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这‘双输’事情的背后,都是为了面子。大操大办是为了显示自己过得好,其他村民同样为了面子,虽然无奈但也不得不跟风。”谢健说。

2018年3月,安富街道开展了“治陋习、树新风、美乡村”主题基层治理专项行动,石龙村及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成立了由村党支部领导、村老年协会负责实施的红白理事会,成员都是村中有威望、公道正派、热心服务群众的老党员、村民小组长和新乡贤等,德高望重、崇尚节俭的老干部、老教师、老劳模也积极参与到红白理事会的建设中。

建章立制是红白理事会真正“理事”的保障。石龙村红白理事会成立后,先是初步拟定礼金数量、办红白事期限、席面规模、饭菜标准等清单内容,再将内容发给各村民代表进行讨论决定。收集村民意见后,再将清单内容写进章程和村规民约,最终形成了《石龙村红白事操作服务规则》和《石龙村婚丧喜庆事宜村规民约》。

文明乡风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做表率,牢记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准则。同时,通过广播、板报等渠道宣传,通过田间地头、村头巷尾拉家常的方式辅助宣传,“线上+线下”齐发力引导全村村民参与其中。经过宣传引导,石龙村村民熟知了婚丧喜庆事的操作规则,家家户户有什么事都会主动到红白理事会报备。

今年1月,石龙村村民银德生年满60周岁,亲朋好友纷纷表示要置办酒席为他庆贺寿辰,却遭到了他的强烈反对。同年5月,他的父亲年满80周岁,周边村民都以为他要给父亲置办宴席贺寿,但寿辰前夕,银德生还是一一谢绝了亲友前来为父亲贺寿的心意。银德生说:“村里人从地里挣钱不易,老旧观念一定要转变,不要为了面子丢了里子。”

如今,石龙村在红白理事会的积极引导下,村民有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好攀比、爱面子、铺张浪费的观念明显改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周超文 肖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