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5 期 / 第4版:特别报道
高扬“创新”之帆 简阳走出一条适合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金秋十月,大地流金,成都简阳市的发展也结出了硕果——新开工建设港通智慧医疗装备生产基地等项目72个,33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0亿余元,签约引进亿纬锂能、普正精密等先进制造业项目11个、总投资约210亿元……

一份份令人欣喜的成绩单,处处闪耀着科技创新的光芒。

强化科技创新赋能,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是简阳坚定不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制胜法宝”。前不久,简阳市委十六届六次全会召开,全会深刻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趋势,深入分析科技创新对城市高质量发展支撑不足的问题,更加鲜明地提出了坚持科技创新提升发展能级,找准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成都东部区域中心城市注入了新的强劲动能。

四川能投·天府云数智产业园。

中国五冶集团(成都)建筑科技产业园钢结构生产基地。

以科技创新“关键变量”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在简阳市相关负责人看来,科技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内核”,谁抓住了这一“关键变量”,谁就赢得了发展先机。

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为此,简阳把科技创新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主动对标学习县域科技创新“新昌模式”(“新昌模式”,即以“项目合作、技术攻关、人才培养”三位一体院企高校协同机制,“一对一”和“点对点”的培养方式,协同聚集多学科研究团队、应用技术研发团队、行业产业技术中心、企业高级工程师专家团队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等多方研发主体,形成多方、多层、多元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新局面),直面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优、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随着科技创新力度持续增强、成效逐步显现,必然带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动能切实转化。从今年简阳新签约的一系列重大项目来看,无论是亿纬锂能、立昂技术等重大产业化项目,还是北京赛德美锂循环、江苏精密结构件等锂电全产业链“上下游”项目,都具有鲜明的科技创新特质和属性,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座城市在转变发展方式、转化发展动能上的“时代叙事”。

记者走进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发现科技创新带来的蓬勃发展态势尤为明显。如正加快建设的四川能投天府云数据产业基地,重点打造国家级数据算力中心,建成后具备30~50万台服务器装机能力,将为更多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提供强大数据支撑;今年6月成功封顶的立昂云数据(成都简阳)一号基地项目,作为以数据中心为主的智慧产业园,将打造“算力、数据、算法”的超算创新应用生态体系,为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提供高效算力服务……一个个以科技创新为“坐标原点”的项目拔地而起,正是简阳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进入新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对建设现代化成都东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简阳将高扬“创新”之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体系全面优化升级,持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四川空分200万立方米天然气液化设备。

建强平台载体

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

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汇聚创新人才、开展技术创新、实现成果转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加速器。要最大程度将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不可或缺、刻不容缓。

“我们积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打造各类创新平台载体。”简阳市经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简阳正加快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支持企业联动高校、大院大所、链上龙头企业等共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中试熟化基地,通过自建、共建等方式建设工程中心、研究中心、技术中心、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等各类创新平台,加快形成多点突破的创新发展格局。

深耕简阳数十载的四川空分集团,是以气体分离与液化低温技术为核心的行业龙头企业,专门设立了低温技术研究院,并拥有四川省唯一的气体分离与液化低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空分集团低温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套年产百万方级高纯氦气的液化天然气闪蒸气提氦装置,解决了我国氦战略资源的“卡脖子”难题。

矢志不渝地推动科技创新,是四川空分集团发展的“生命线”。“氦气是最难被液化的气体之一,氦液化装置成套技术也是超低温技术领域核心技术的至高点。”四川控分集团副总工程师、低温技术研究院院长江蓉介绍道,“我们的研发团队突破了多项液氦温区的关键技术,研制了多个国内首台超低温核心设备,组建了国内首套规模最大的工业级氦液化装置。”

作为中国深冷设备主要研发制造基地之一,四川空分集团的综合实力已跃升为国内第二、省内第一。

四川空分集团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跑出“加速度”,正是简阳依托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加快打造科技创新平台载体的一个缩影。

科技创新,不仅企业要发挥好主体作用,政府也要发挥好组织作用。据了解,当前简阳正加快整合科技创新要素资源,建设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深化协同创新、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从源头支撑产业加速转型发展。今年内,简阳还将力争新建省市级创新平台1个。

四川港通医疗设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最大限度将“科技成果”

兑换为“市场价值”

科技成果只有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更大的价值。为此,简阳坚持创新引领,持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努力让创新资源要素更加活跃、创新成果价值充分释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我们将聚焦专业化的医疗装备及系统的综合服务商定位,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巩固行业优势。”四川港通医疗设备集团副总经理刘洪兵介绍道。

四川港通医疗设备集团扎根简阳25年,是一家现代化的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及医疗专业系统整体方案提供商,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洁净手术室环境动态实控技术、智能联控手术室自控系统等一系列技术,都具有行业领先地位。该企业也是国内首家通过国家药监局医用二氧化碳药用辅料关联审评审批的企业。

今年7月25日,四川港通医疗设备集团成功登陆创业板挂牌上市,成为成都第37家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备受关注。

在简阳,像四川港通医疗设备集团这样的“小巨人”企业并不鲜见,它们在科技创新的“阳光雨露”里拔节生长。据统计,目前简阳已累计发展19户专精特新企业,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户,2022年营收超过55亿元。

闪光成绩的背后,是最大限度把“科研成果”兑换为“市场价值”的“简阳路径”。

“我们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双向发力,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常态化开展‘校企双进·找矿挖宝’和产学研对接活动,鼓励企业联合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典型应用示范。”简阳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扶上马、送一程”,是一份需要不折不扣落实的责任。下一步,简阳还将着力打造一批示范科技应用场景,引进一批高能级产业化项目,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

创新引领发展,产业决胜未来。蓄势勃发的简阳,正以创新的思维激发活力、以创新的机制增添动力、以创新的生态凝聚合力,加快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努力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创新发展之路。

(范宇 本报记者 张跃明)(本版图片由简阳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