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8 期 / 第5版:科技扶贫
纳溪区:小粉条做成大产业


村民凉晒苕粉

装箱打包

1215日,冬寒料峭。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松林村村民游昌勤的农家小院天刚亮就热闹起来,临时搭建的露天灶台上沸水翻滚,一根根晶莹剔透的粉条从热锅中捞出,均匀地凉晒在竹竿上,10多个村民围着灶台忙而有序。游昌勤说,这是他今年生产的第一批手工苕粉,在接下来的两三天时间,他将组织人手把1000余公斤苕粉全部生产出来,抢早投向市场。

每年12月份以后,纳溪区打古镇手工苕粉生产便进入高峰期,村民把土地里的红薯挖出洗净加工成淀粉,然后再通过互助换工形式抱团生产粉条。眼下,打古镇不少村民的房前屋后都凉着雪白的苕粉,农家小院粉香四溢。

十二道工序

千年技艺造就绿色美味

“村里人从事苕粉生产历史悠久,以前一到冬天,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苕粉。”今年70岁的蒋良国是打古镇松林村岁数最大的手工苕粉制作师傅, 20岁时他就从泸县朝河镇一手工苕粉制作师傅那里学到了这门手艺,一干就是50年。

“生产优质的手工苕粉要经过泉水清洗红苕、切片石磨成浆、麻布泉水过滤、吸干淀粉水分、淀粉打欠、生熟淀粉揉和、入铁锅沸水、木漏瓢打粉入锅、长筷捞粉入清水、竹杆凉晒24小时、人工分理粉线、整理包装等十二道工序。”蒋良国说,每道工序都不敢马虎。因工序多、技艺精,全是手上功夫活,后来大家都把人工加工生产的苕粉叫作“手工苕粉”。

“手工苕粉的原材料就只是水和红苕。”入行以来,蒋良国始终保持着传统的做法和最简朴的用料。三年前,他和几个手工苕粉生产大户一起进行生产技术改良,用红薯淀粉浆水代替洗洁精除粘度,让苕粉更加绿色生态。

巧打生态牌

打造本地最大苕粉村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和人们对生态食品的青睐,打古镇手工苕粉蕴藏的商机也凸显出来,不少村民把增收致富的目标转向手工苕粉生产。松林村李亚平、赵小林夫妇就是其中之一。

“以前种红薯大多数都是用于喂猪,经济价值很低。”听说家乡大力发展手工苕粉产业,10年前,李亚平、赵小林夫妇放弃了制衣工作,返乡流转土地种植红薯,在家里办起了苕粉加工作坊,雇用师傅指导生产苕粉。当年,李亚平夫妇生产手工苕粉1500余公斤,直接经济收入达3万元。经过几年的发展,夫妻俩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每年苕粉生产量达上万公斤,收入近20万元。

为了让优质生态苕粉卖出好价钱,李亚平又在规模、品牌和效益上做文章。他联系邻村几十个红苕种植大户,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普照山手功苕粉专业合作社,为打古手工苕粉注册了“普照山”商标。2013年,普照山手工苕粉传统制作工艺被列入泸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普照山手功苕粉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四川省级示范合作社。品牌上身,价格倍增。从2012年起,打古手工苕粉批发价也从此前的1012/公斤卖到了30/公斤。“目前,村里的手工苕粉不仅畅销纳溪、泸州周边市场,还卖往成都、贵阳、上海、北京等城市。”打古镇松林村党支部书记王小刚说,手工苕粉产业已成为农民脱贫增收主要产业。

产业壮大

扛起村民脱贫增收大梁

走进纳溪区打古镇兴莲村12组苕粉生产大户唐光亮的苕粉加工作坊,仿佛走进了银色世界,一排排晶莹剔透的粉条正在微风下摇曳……

“今年第一批苕粉已凉晒风干,正在打包封箱出售。”近段时间,唐光亮成了大忙人,赶制苕粉、接收订单、装箱打包、运货出售,简直忙不过来。五年前,唐光亮瞄准商机,投资10万元在公路边建了标准化苕粉加工作坊,除了自己流转土地种植红薯加工外,还收购周边村民种植的红薯作原料。今年唐光亮的苕粉产量可达1.5万公斤,预计直接经济收入近30万元,同时还带动30余户周边村民就业。“在加工作坊打工不仅挣钱,还能照顾家人。”兴莲村11组脱贫户胡德英农闲时到唐光亮苕粉工作坊打工,每天收入100元以上。

“村里近400户村民都在从事苕粉加工,多的上万公斤,少的也有两三百公斤,今年全村苕粉产量预计在15万公斤,按30元每公斤计算,仅苕粉产业村民可增收400多万元。”兴莲村党支部书记魏青云说,村“两委”帮助村民注册申请手工苕粉商标,并通过电商平台、微信等帮助村民出售苕粉,让村民的苕粉在村里就能卖上好价钱。村民袁金坪2014年脱贫后一直坚持种红薯生产苕粉,每年加工苕粉600余公斤,收入近2万元。农闲她还到城里打工,每月可以挣两三千元,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目前全镇从事苕粉生产农户近1500户,苕粉产业达100万公斤,主要分布在松林、兴莲、杜家等村,不仅传承了这项千年技艺,还发展壮大成脱贫增收和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纳溪区打古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姚正表示。

(本报通讯员 金其云/文  马光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