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本报讯 2月27日,绵阳市科协科普大篷车驶入北川羌族自治县幸福小学,为同学们开启了一场奇妙的科学之旅。在“尖端放电”“辉光球”“记忆合金”等一系列互动式科教展品和机器人舞蹈、仿生机器狗互动演示中,2025年度绵阳科普大篷车巡展活动正式启动。
巡展活动以“‘科’普新生态 ‘协’创新生活”为主题,包括大篷车车载展品展示、人工智能展演、科普讲座、科普实验秀、科普宣传等内容,旨在让参与人员学习科学原理及相关知识、了解人工智能科技发展成果、感悟科学家精神,点燃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创新精神。
据悉,巡展地点主要集中在辖区的中小学校、乡镇文化站、农村集市、村委会活动中心以及城市社区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场所。其中乡村地区占比不少于60%,旨在为乡村提供优质科普资源,缩小城乡科学教育差距。
绵阳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持续开展科普大篷车巡展活动是市科协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推动科普资源下沉,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一项具体举措。回顾2024年,绵阳市科协联合市教体局等部门开展科普大篷车巡展活动,全年走进北川、盐亭、梓潼等8个县(市、区)的学校、社区、乡镇共72个点位,向15万人次进行科普宣传,创历年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科普大篷车巡展活动将在去年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创新活动内容,丰富科普形式,增强科普的互动性与实践性,并针对不同群体定制个性化科普项目,持续更新前沿科技展品。同时,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科技创新赋能行动,发挥中国(绵阳)科技城科普资源优势,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提升,为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贡献更大的科协力量。(赵维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