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佳 张国薇 祝进
间(套)作大豆
我省果树、茶树、桑树、花椒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但在果茶桑林中间(套)作大豆普及率较低。因地制宜推广果茶桑林间(套)作大豆,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大豆种植面积、稳定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以下是针对我省进一步发展果茶桑林园与大豆间(套)作模式的对策建议,供大家参考。
选种:菜用、鲜食品种为主
果茶桑林园间(套)作大豆品种更应以菜用、鲜食品种为主,大力发展菜用大豆产业,也是四川果茶桑林园间(套)作大豆的主要方向之一。另外,由于间作大豆生长在主栽作物行间,在一定程度上光照受到影响、面积受到限制,我省又多弱光区域,因此在品种选育过程中,除了稳产高产、蛋白质含量高,还要兼顾耐荫性好、适宜密植、抗倒伏能力强等性状。
培育:区域化、差异化发展
在果茶桑林园中间(套)作大豆,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栽培模式、种植习惯、消费倾向等进行整体规划、全域布局,在全省实行大豆差异化发展战略。海拔高于800米的地区适宜发展春大豆,其余地区可以种春大豆或夏大豆;成都周边如金堂、广汉等地结合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销售市场,可种植鲜食大豆;川北气温稍低,适合生育期更短的春大豆;三州地区海拔1000~2000米的区域可以种植生育期较短的春大豆和鲜食粒用两用型大豆,海拔超过2000米的区域因为积温不够只能种植青贮饲用大豆。
虫害防治:提高监测水平
针对我省发生频率较高的春旱、夏旱、病虫害等灾害,应建立避灾减灾技术体系,通过先进的气候监测手段和智能设备,加强极端气候预警预报能力。在虫害高发期到来之前,通过黄板、频振灯、性诱剂等检测幼虫、成虫发育阶段,深入田间对叶片、根系、豆荚等组织进行观测了解病害发生情况,随时监测大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在最佳时间对病虫害进行防控,避免大规模病虫害暴发。
(作者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四川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