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期末,甘孜州泸定县教师刘瑞比以往时候更加忙碌,除了完成好自己的教学任务外,他还要到“师傅”张远宏的课堂上“取经”,一节课也不落下。不单单是高效的教学方法值得学习,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思路也让刘瑞茅塞顿开。“当了这么多年教师,如今又做回学生了。”刘瑞说。
张远宏是成都石室中学的物理骨干教师,2022年8月,按照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的安排,他和来自成都市以及浙江省杭州市其他10位优秀教师,“组团”来到泸定中学,开启了为期三年的帮扶工作。
一年多来,在帮扶地区和帮扶学校的全力支持下,四川39个受扶县形成“一县一方案”“一校一特色”,“组团式”教育帮扶让四川偏远山区教育大变样,受帮扶地区普通高中高考本科上线同比明显提高,不少地区实现了历史上首次一批次本科录取人数“零”的突破。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和张远宏一样,成都石室中学教师罗鹏的帮扶生活,同样紧张忙碌。除了承担一线教学任务,他还积极发挥在教学研究方面的特长,深入学科教研组,把规范、科学、有效的教研思路、方法,传授给当地教师。
“帮扶不是‘走过场’,更不是‘花架子’,而是要切切实实把成果留在受扶学校。”为了安心支教,罗鹏把自己读四年级的儿子从成都市转学至泸定县就学。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核心资源,为此,泸定中学充分发挥“组团式”帮扶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实行“1+N”跟学模式,11名帮扶教师与当地教师开展“师徒结对”,还安排他们担任各学科教研组副组长,全方位带动学校教学教研工作。
这一年来,泸定中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大提升,由此带来“蝶变效应”。
2023年6月23日,高考放榜日。大渡河畔的泸定中学,迎来了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后的第一份高考成绩单:本土培养三年的学生,一二本硬上线人数比上一年大幅增长,取得建校以来的最好成绩。
泸定中学的“逆袭”并非个案。在大凉山深处的美姑县,曾经生源流失严重的美姑中学,以“组团式”帮扶为切入点,着力实施教师素养提升工程:一年多来,师徒结对开展起来了、教研组和年级组建设起来了、常态化教研开展起来了、教师绩效改革推进起来了……
美姑中学校长刘信态说,教师能力提升了、劲头更足了,学校课程建设也越来越丰富了。“我们新建舞蹈室、组建体训队、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学校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状态。”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让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迸发强劲推力。越来越多边远山区、民族地区的薄弱学校,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快速走上一条“逆袭”之路。
潜移默化中的教育变革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当中国空间站经过甘孜州上空时,被泸定中学的学生用提前架好的天文望远镜成功“捕捉”。
高原山区的学生们,缘何与“高大上”的“天宫”结缘?原来,2022年8月,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副校长方润根“跨越山海”来到了甘孜州,担任泸定中学校长。初来乍到、水土不服,以及差异巨大的教学环境,都给方润根带来挑战。
为更好地给学校“把脉”,方润根主动要求承担高一年级一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他多方走访了解学校各类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走进课堂体验教师上课氛围,找学生、教师谈心聊天,并迅速锁定“症结”:教育理念落后、课堂教学低效、学生学习习惯不佳、学习动力和方法缺失……
“必须从扭转育人观念着手,逐步转变育人方式。”在一次与学生不经意的聊天中,方润根发现大家十分关注中国科技发展,尤其是对航天航空有着浓厚兴趣。“大山并未阻隔他们对浩瀚宇宙的好奇与想象。”方润根说。
一个大胆的想法由此产生了:“让学生亲眼看一看太空中遨游的中国空间站。”多方联系后,在公益组织的帮助下,泸定中学学生接受了一次生动而难忘的科普教育。从此以后,泸定中学天文社成立了,丰富的科普课程开设起来了,教师们的观念也慢慢发生变化。
此外,在位于高原牧区的道孚县,来自浙江金华五中的生物教师林优连续3天跑遍菜市场的猪肉摊位,为的是给学生凑齐解剖课所需的8个猪心脏;康定二中的藏族师生第一次走出大山,到杭州参加研学活动,走进名校、参观博物馆、感受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美姑中学的师生一起动手设计校徽、谱写校歌。
一年多来,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不仅给受扶地区带来名师、名校长,更带来如春风般的教育理念,大山深处的教育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现代管理“春风”吹进大山
“学生留不住,怎么办?”长期以来,由于管理效能低、质量提升难,老百姓往往愿意支付更高昂的代价,“舍近求远”到外地就读,像丹巴高中这样的偏远山区学校,生源、师资流失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当务之急是集中力量解决质量问题,拓宽学生出口,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在反复调研之后,帮扶团队决定在丹巴高中打造“示范班”,在管理方法、教学理念、班风学风上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2022年秋季学期,丹巴高中“示范班”正式开班,该班全部由教育帮扶支教团队担任任课教师。与此同时,一场以学生为中心的校园管理改革在丹巴高中纵深推进。
针对德育管理缺失问题,帮扶团队借鉴浙江经验,结合民族地区学生特点,提出全程关爱、全面发展、全员成长的“三全育人”理念;针对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帮扶团队构建了讲必练、练必阅、阅必评、错必纠的“四必”教学规范,推进实施了早自习、大课间、小班会、早晚课、眼保健操“五到场”精细化管理模式。
为从根源上解决管理队伍能力不足问题,学校开展了中层干部公开竞聘,通过自主报名、竞聘演讲、民主投票等程序,将有能力、敢担当、善执行的后起之秀充实到干部队伍中来。
“以管理效能提升,撬动教学质量提升。”挂职丹巴高中校长、金华一中副校长金惠忠欣喜地说,2023年丹巴高中取得高考一本上线零的突破,“我们实现了丹巴高中自建校以来高考成绩历史性突破,相信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会选择就近就便,选择丹巴教育。”
在泸定中学,教学计划、内容、进度、评价以及课后作业管理“五统一”,让教风学风焕然一新;阿坝州黑水县中学在帮扶团队的帮助下,制定实施了“班级量化管理细则”,提升了学校运行和师生管理的规范性。
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以来,越来越多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从东海之滨、成都平原,跨山越海,在大小凉山、川西高原落地生根,“浙川携手、山海深情”在组团式教育帮扶中正绽放出希望之花。(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