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0 期 / 第1版:要闻
朱福兴: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人物名片:

朱福兴,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钛化工所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攀西钒钛磁铁矿战略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熔盐冶金、钛金属冶金等技术研发,先后主持完成了8项公司重大课题,主研完成了2项国家973课题、3项省科技支撑课题和10余项公司重大课题。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级2项、三等奖3项。荣获第十五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第十三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等殊荣。

朱福兴做实验

如果说,每个人都是发光的星星。那么,2021年6月7日,第十五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表彰大会,授予50名科技工作者青年科技奖那一刻,作为其中的一员,朱福兴觉得自己就是一颗发光的星星。

如今,回忆起接受荣誉的那一刻,朱福兴仍激动不已,内心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是对攀枝花几代科技工作者的肯定与鼓励”。

回顾过往。2008年,朱福兴大学毕业到攀钢工作。2013年,攀钢海绵钛生产告急,自国外引进的全流程海绵钛生产线面临着无法实现流水作业、电流效率低、精镁质量差、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急需技术力量支持。在此危急情况下,攀钢成立了海绵钛生产攻关队,凭借扎实的钛化工理论知识以及刻苦敬业的工作态度,朱福兴被委以重任,承担起了项目攻关。

“我学的是生态冶金,接触熔盐电解不到3年时间,要去解决一项世界级难题,心里没底,但企业需要,就该勇敢站出来接受挑战。”朱福兴白天扎进生产现场,跟班请教,力求熟悉生产工艺、了解设备性能,及时准确掌握第一手现场数据。夜晚翻阅大量设计资料,查阅国内外文献,不断分析总结。在完全没有经验可借鉴,亦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朱福兴凭借长期扎实的现场调研和理论学习,发现了无法实现流水线作业的两个主要原因。与此同时,他又开创性地提出在线监测及故障处理方法,扭转了在设备上疲于堵漏的被动局面,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车间的生产难题。

2015年11月,攀钢实现了30台电解槽的镁电解流水作业,至今已稳定运行超2000天。国内外几十年悬而未决的技术难题被攻克,攀钢镁电解成为国内唯一一条在运行的流水线电解槽工艺。2019年,朱福兴负责的“基于海绵钛用大型流水线电解镁关键工艺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工作中,朱福兴把每项任务都当成使命来完成,对待科研工作一丝不苟。为获得具有代表性的试验数据,他不放过任何细节,在现场一守就是几个小时;缺乏设备支撑,他动手搭建电解残渣沉积模拟、液镁汇集状况模拟、电解质理化性能测试、四氯化钛中有机物杂质检测等装置,成功开发出高品质金属镁及低有机物杂质四氯化钛生产方法,提升了海绵钛质量和品级率,为企业降本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师傅总是埋头苦干,抢着搬最重的设备,主动干最脏的活儿,钻研最难的技术项目。”作为团队的一员,徒弟马尚润对朱福兴注重实践、刻苦学习的精神印象深刻。

工作至今,朱福兴先后获得“攀钢标兵”“鞍钢集团劳动模范”“四川省金属学会冶金青年奖”“攀枝花市第九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第十三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等荣誉和称号。“我的初心就是开发更先进的镁电解技术,将攀钢海绵钛做到质量最优、成本最低。”朱福兴说,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攀钢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钛原料和产业链最完整的钛加工企业。

现在,攀枝花面临钒钛综合利用核心技术突破的问题。今天的攀枝花更加迫切地渴望科技创新。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这些科技创新的关键词,为我们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指明了方向。对此,朱福兴深知,身为科技工作者要把创新争先、自立自强作为使命和责任。荣誉与成绩,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科技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就是将热情和智慧融入时代发展需求,积极投身经济社会主战场,攻克一道道难关,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罗春莲 周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