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3 期 / 第6版: 地方报道
万象“耕”新不负春
岳池县全力打好2025年农业生产“第一仗”

春耕备耕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首战,也是一年收成的基础。

2024年广安市岳池县粮食种植面积111.4万余亩,产量达50万余吨,成为广安市唯一跻身四川省10亿斤产粮大县序列的县。

为巩固2024年粮食生产成果,全力打好2025年农业生产第一仗,岳池县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锚定全年粮食产量50.6万吨、蔬菜产量100万吨目标,坚决扛起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紧盯良种、有机肥、农机等关键环节,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打下坚实基础。

与往年不同,今年,在岳池县大地上,良种、良田、良机紧密融合,农业新质生产力蓬勃生长,广袤田野间万象新。

育良种

激活芯片动能

317日清晨,岳池县种子站站长林琴来到石垭镇大城村试验田,俯身观察品香优美珍、旱优73等稻种出苗情况。此时距播种已过去7天,因遭遇倒春寒,稻种仅处于破嘴期。

预计3天后出苗,符合预期,后续将持续监测生长数据。林琴对照生长情况一边写田间观察记录,一边向记者介绍道。

在试验田畔,品种标牌整齐排列。我们通过多轮试验示范,筛选出510个适应当地生态的优良品种,取代传统籽种。林琴指向成片秧床介绍,这些稻种兼具高产、优质、抗性好等特点,米质晶莹、香味浓郁,预计亩产可达600千克,市场均价高达100/千克。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如何激活动能?围绕春耕生产关键节点,岳池县制定粮食作物单产提升方案,明确主推品种名录(水稻重点推广川康优丝苗、川种优3607等十大品种,玉米主推川单99、成单716等良种,大豆以南夏豆25、贡夏豆12等为当家品种)。据测算,每推广1万亩优良品种,水稻可增产500吨,玉米增产400吨,油料作物增产超100吨。

品种准入实行双重把关。林琴透露,种子进入岳池县市场须经过县种子站售前审查和第三方检测,完成网上备案后才可销售。今年,岳池县备案品种达390个,审查率提升至95%,通过强化经营主体法治意识,有效保证了种子流通过程可追溯。

与此同时,岳池县市场监管、农业农村、供销等部门联合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执法和监管工作,围绕资质许可、农资抽检、市场准入、稳价保供等重点环节,严厉打击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全面提升种子、农药、肥料生产者、经营者合法经营水平。

施好肥

打造丰收良田

农时不待人,岳池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区(2024年改造提升)迎来绿色补给。连日来,一辆辆满载有机肥的车辆穿梭在村道与田野间,将优质肥料源源不断地运往顾县镇、苟角镇、花园镇等地,将3400营养餐精准投送到全县去年改造提升的3.4万亩高标准农田。

在顾县镇骑龙庙村供肥点,四川省岳池银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波正在核对发放清单。每户领取量都根据田块面积确定。张波介绍,该公司负责实施土壤改良工程在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县土肥站还同步深入各乡镇开展土样采集化验,为不同地块制定个性化施肥方案,既提升施肥精准度,又引导农户转变重化肥轻有机肥的传统观念。

有机肥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还能活化板结土层,相当于给土地做按摩岳池县土肥站站长陈佳介绍,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而有机肥的发放将有效改土培肥、提质增收,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当前,农业部门正在引导全县种植户开展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等措施,推动藏粮于地战略落地见效。

过去种地猛追化肥,现在要算生态账正在装运有机肥的骑龙庙村种粮大户雷平介绍,去年试用有机肥后,水稻亩均增产5%,肥料用量减少3%,每亩增收超100元。

土地把握着农业的根脉,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离不开土壤的力量。陈佳向记者透露,岳池县整合涉农资金约600万元,拟对岳池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耕地地力提升项目,对产业园基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肥种植等,预计可使土壤肥力提升2个点以上,夯实现代化农业基。

据监测数据显示:通过连续多年实施地力提升工程,岳池县耕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化肥减量500吨以上,水稻、油菜等主要作物品质明显改善。

推农机

机械化率达60%

无人机来回穿梭,在田间掀起层层波纹。310日,在石垭镇石马沟村,10飞手正操控植保无人机进行精准飞防作业。这一片2350亩的金色花海,当天就可以完成作业。

当前正是菌核病防治窗口期,一台无人机日作业量约300亩,预计10天能完成全县油菜统防统治任务。岳池县植保植检站站长李朝应介绍,通过增施硼肥和磷酸二氢钾,促进油菜结实和壮籽的同时,可实现农药减量20%以上,达到节本增效、单产提升的目的。

据悉,今年岳池县油菜种植面积达25.9万亩,预计单产可提升至146千克、比上年亩增加3.5千克,实现总产3.76万吨以上。

在花园镇万寿桥村,数台旋耕机正在进行土地调型,为集中育秧做准备,今年该村彻底告别了过去的传统农具。旧农具整地不仅进度缓慢,成本还高。岳池县农机推广站负责人郑波算了一笔经济账,传统整地亩均成本超200元,机械化作业压减到80/亩,比如,油菜从耕到收全程机械化,每亩至少降本增效300元。

翻地、开垄、点籽、施肥……在岳池县田间,植保无人机、旋耕机、播种施肥一体机随处可见,现代化农机正逐步成为春耕的主力军,全程机械化让种地变得更加轻松高效。

此前,岳池县印发《岳池县2024-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方案》,明确补贴种类包括22个大类、41个小类、101个品目农机具。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以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先购后补,区县结算、直补到卡(户)的方式实施。

今年以来,岳池县加大农机购置应用补贴与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宣传力度,搞好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预计发放农机购置、农机报废更新等补贴500余万元,培训农机操作员100余人次。目前,全县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75%,综合机械化率60%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银城大地,丰收可期。(王太益 刘婧 本报记者 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