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东(右二)走访慰问群众
“他当过兵,身体素质、思想素质过硬,工作中一视同仁,说农民话,干农村事,与村民打成一片,驻村以后没有一个老百姓叫不出他的名字。无论哪个老百姓找到他办事,他都尽力一心一意办好。”这是达州市达川区科协原副主席周社清对达川区石桥镇天棚寨村驻村工作队队员、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谯东的评价。
班子带头人
“驻村干部必须走到田间地头,才能走进群众的心头。”这是谯东的一句口头禅。
2015年5月,谯东主动请缨到天棚寨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后,他立即走访干部、群众,做到事事心中有数,很快便融入村“两委”,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
工作中,谯东十分注重班子团结,不搞一言堂,实施村民自治,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建立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我们村里的项目资金使用、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政策的落实等都必须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来商议,给群众参与权和知晓权。”天棚寨村监委会主任何光成说,谯东很讲原则,做事依规依矩,很受村民们爱戴。经过一年的努力,天棚寨村脱贫帮扶、基层党建等工作走到全镇前列,获得镇党委表扬奖励。
近几年,谯东带领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建立“三会一课”台账,定期举办党员活动日主题活动,开展“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活动和“四清六法”行动,不仅增强了支部凝聚力,也改善了村环境面貌。
2017年初,天棚寨村党支部换届,谯东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自此,“第一书记”、党支部书记他一肩挑,出色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2017年、2018年被石桥镇党委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19年被达川区脱贫攻坚办评为贡献奖。
致富引路人
通过走访,谯东发现没有支柱产业、村民收入低、无集体经济收入,是天棚寨村致贫的根本原因。于是,他与村“两委”积极争取区科协等单位支持,切实规划产业发展,确定“长短”发展项目。
谯东介绍,针对农户素有种植莲藕的习惯发展莲藕产业,村委会牵头成立了莲藕种植协会,通过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莲藕,引进新品种,运用先进技术,2017年全村种植莲藕达630亩,实现产值470万元,协会获得了省“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奖补资金10万元,增强了带动力。2016年11月,他多方协调,引进四川天王牧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10亩,在天棚寨村建起了现代化生猪养殖场,以村发展资金入股,吸纳10余户贫困户务工,帮助贫困户增收。“养殖场从2017年11月投产以来,每年出栏生猪2000头,村集体获得红利5万元,破解了多年来村无集体收入的难题。”谯东说。
同时,着力培育长远增收项目。谯东请来专家跑遍全村搞论证,确定了柑桔、春见和花椒种植发展项目。2017年全村规范种植“春见”260亩,2018年种植花椒300亩,主动融入全区花椒产业发展格局中。“2017年天棚寨村成功实现脱贫摘帽,并被达川区委命名为‘四好村’,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人均达32元。”谯东高兴地说。
阵地建设人
“村无党员活动阵地、无群众文化活动场地和卫生室,这是影响整村脱贫的硬伤。”谯东介绍,村上唯一可利用的活动阵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村小,然而,因年久失修,村小早已破旧不堪、杂草丛生。村“两委”和驻村干部商量决定,将破旧的村小改建成党群服务中心。随即,谯东向石桥镇党委、达州区科协和区扶贫开发局等单位争取资金,启动了天棚寨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改建的那段时间就别提了,时间紧任务重,我天天守在工地监督质量,督促工期。”谯东回忆起来仍感慨不已,“那段时间几个月没有回家,一天中午,妻子打电话说她胃病发作,痛得直打滚,让我陪她到医院检查,当时我正在处理事情无法离开,两天后才赶回家。妻子流着泪说:‘要是急病,恐怕你看不到我最后一眼了’。”
经过半年的奋战,天棚寨村党群服务中心成功建成。自此,党员们有了活动阵地,村民们有了活动场地,生活过得舒适惬意。
然而,生活生产用水困难也是天棚寨村贫困的一大主要原因。活动阵地建好后,谯东又着手解决群众生活上产用水难题。他积极实施扶贫饮水工程,开劈水源,铺设管网,很快就让全村农户吃上了洁净的自来水。“我们能吃上安全干净的自来水,得感谢谯书记啊!”天棚寨村七社74岁村民李其山老人感激地说。
谯东介绍,以前全村12口山坪塘就有9口无法蓄水,他带领村干部,邀请水利专家逐一“会诊”,从最急需整治的塘堰抓起,争取项目资金28.5万元,整修病害堰塘3口,保证了生产性用水。同时,持续推进村社道路建设,硬化社道和通院路10公里,维修通村路3公里,实现了社社通硬化路。“如今,公路通到家门口,出行方便得很。自来水直接接到家里,干净又卫生,生活越来越安逸。”这是村民们对如今生活的描述。
群众贴心人
在驻村帮扶中,谯东不仅着眼于全村的发展大计,更心系群众的点滴之事,哪家需要他,他义不容辞,热心帮助。天棚寨村主任张都介绍,谯东对群众反映的大小事情始终记心间,村里贫困户何成荣生病住院花去治疗费1万余元,他亲自替何成荣办理报销事宜,最终何成荣仅自费800余元。何成荣的女儿考上大学无钱交学费,谯东知道后主动找到团县委争取到助学金6000元,同时还帮助其他三户贫困户子女争取到助学贷款和助学金。
“凡是村民生病住院,谯书记都会组织村干部去看望。原村党支部书记黄俊祥上次生病住院,谯书记去看望了两次,还自掏腰包送上了慰问金,把黄书记都感动得流泪了。还有村里的老党员去世,再忙他也要亲自去吊唁。”张都向记者介绍道。
几年来,谯东走遍了全村家家户户,始终心系贫困户,建好贫困户收支台账,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制定个性化的帮扶计划,实施精准施策;争取区科协“科普大篷车”服务队到村开展助农增收活动,为农户送上实用技术书籍2000册,解决生产技术问题50余个;联系区老科协医疗专家为村民义诊410人次;积极帮助贫困户发展项目增收,10多次邀请农技专家到村举办种养殖技术讲座,培训党员和农户580人次,使种植户家家都有技术明白人,促进了群众增收、产业增效。
(本报记者 杨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