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7 期 / 第1版:要闻
王莉:初心不改,方得始终

人物名片:

王莉,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人民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四川省肾脏病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华肾脏病学会常委。她从事肾脏病临床和科研工作30余年,先后获得“卫生部有优秀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2020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四川省杰出人才奖”等荣誉和称号。

 

“当我在医院实习时,看到透析技术不但能减轻患者痛苦,还可以延长寿命,觉得这技术太了不起了,就想深入地去学习了解它。”王莉坦言。当医生的初衷是治病救人,透析技术让她直观地感受到治病救人的成就感,于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肾脏病学领域。“虽然医生这个行业特别‘辛苦’,但我不后悔当初的选择。”王莉说。

学士、硕士、博士、国际肾脏病会访问学者,从医路上,王莉一路前行一路学习,所有付出都是为了在肾脏病学领域有所作为,从而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学科建设——“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四川省人民医院肾脏科是我国最早一批建成的独立学科之一,并率先在西部开展血液透析。2004年,随着医院的发展,省医院决定把肾脏科搬到草堂病区,王莉担任病区副主任兼肾脏科主任。

王莉介绍,肾脏科搬过去后,虽然科室地方变大了不少,但缺少了很多医院本部的支撑,加上患者的不信任,发展举步维艰。对于当初的困难,王莉至今记忆犹新。“在引导患者去草堂病区就诊时,很多患者不同意,坚决不去。”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团队建设还是学科发展,都给王莉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每当感到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的老师就会给我加油鼓劲,说希望就在转角处!”王莉对记者说道。

就这样,王莉顶着巨大的压力,在摸索中前进。

由于肾脏病症状大多比较隐匿,往往容易耽误最佳诊治时机。肾脏病理诊断技术是肾病诊断的“金标准”,不仅需要优秀的病理技术,还需要密切结合临床进行诊断。王莉介绍,国内一流的肾科都建立了自己的肾脏病理实验室,帮助医生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当意识到实验室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她开始着手建设实验室。“实验室建成后,科室可以进行肾脏病理等高端检测项目,还可以进行许多前瞻性的研究和技术创新。”王莉说,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历时半年,四川省人民医院肾脏病理实验室成功建成。“目前,在西南地区,我们医院在肾脏病理方面做得很好,技术在全国也算比较领先的。”随后,她又在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了肾脏疾病标本库,包括血尿标本库、病理标本库和肾脏疾病数据库等。

为了方便患者就诊,2014年,肾脏科重新搬回省医院本部。“十年来,科室发展壮大了不少,但面临的困难也不少,对此我们团结一心,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常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王莉感慨地说,“在困境中,团队被打造得更坚强、更团结了。”

同时,王莉作为四川省肾脏病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不遗余力地推动全省肾脏病学的诊疗水平和透析的质量管理。这些年,她几乎跑遍了全省大大小小的医院,开展讲座培训、现场指导等,为提升全省肾病医疗质量作岀了重要的贡献。

经过不懈努力,王莉带领团队建立的四川省肾病中心,目前已成为四川省肾脏病学临床、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其学科是卫生部首批临床重点专科、四川省首个肾病学专业甲级重点学科。

人才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在草堂病区的那几年,王莉认为,发展的艰辛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人才!

“如果你培养人,科室就有发展起来的一天;如果你连人才都没有,可能永远都发展不起来。当时我坚信在学科建设中关键的是人才培养。”王莉告诉记者,那时,只要有机会,她就会派医生出去学习、参加培训。“以前培养的医生现如今都是我们医院的‘顶梁柱’了。”王莉说。

王莉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此,她根据团队中每个人的能力和兴趣爱好,给予不同的支持,激励每个人各尽所能,在团队里发光发热。

此外,王莉还带领团队与国内肾脏领域的多家优秀机构和医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这些合作中,我们团队除了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外,还可以学习了解肾脏病研究的前沿技术。”

作为博士生导师,在教学方面,王莉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王老师非常重视培养我们自主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她主张学生要自由多维发展,但她又随时指引着我们,做我们背后强大的后盾。”王莉带的博士生吴昌为对记者说。

“我们团队带学生没有‘门户之见’!”王莉说,目前省医院肾脏科共有30多个硕士生、博士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师从不同的导师,但他们都在一起上课。“我经常对学生说,所有的老师都是你的老师,每位老师都会从他的角度教会你不一样的本事。这种集体教学模式,让导师和学生不分彼此,更像一个大家庭,学生也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合作,王莉团队的整体科研和临床技术水平越来越强,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科室参与的“慢性肾脏病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王莉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的“肾脏纤维化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项目获重庆市科技成果一等奖,“慢性肾脏病及其并发症的综合管理”和“血液透析持续质量改进”成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

“这些荣誉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王莉谦虚地说。

责任担当——“勿忘服务患者和治病救人的初心”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对医务工作者来说,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年初,面对突然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王莉作为医院负责医疗业务的副院长,时刻冲锋在前,带领医院各部门整合资源,利用“互联网+”智慧战“疫”。

为了缓解群众对新冠病毒的恐慌情绪,王莉带领团队率先在全国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免费咨询。王莉介绍,“新冠肺炎免费网络门诊”于除夕当天开通,共有159名医生参与坐诊,及时为患者解忧纾困。与此同时,医院还积极开展心理援助讲座,通过网络直播为群众进行心理辅导,积极帮助群众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

王莉介绍,疫情暴发后,医院立即启动了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方案,她牵头组织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远程会诊中心”,组建远程会诊专家组,为全省350家基层医院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专项免费会诊咨询服务。

在疫情防控中,王莉带领各部门从规范发热门诊、门诊急诊管理、危重症抢救到住院、门诊患者保护、医务人员防护及院感控制,创新性建立了“三圈层”防控体系,实现了对发热疑似新冠患者的早识别、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通过这些严密的举措,实现了医院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零感染。”王莉欣慰地说。

在大灾大难面前,王莉始终不忘初心,充分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008年汶川地震中,时任四川省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的王莉也积极参与到地震致肾损伤的救治工作中,从资源协调到患者诊疗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她参与的“地震相关肾脏灾难防治的研究”项目,还获得了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受欧洲透析移植学会主席的委托,她翻译的《欧洲肾脏最佳实践指南:大型灾难挤压伤的患者管理》在青海玉树、雅安、宜宾等地地震灾后救治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患者的及时救治提供了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

在王莉看来,作为一名医务科技工作者,在灾难面前,恪守医生的宗旨,利用科技为人民服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勿忘服务患者和治病救人的初心,这点很重要!”王莉坚定地说。(本报记者 代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