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8 期 / 第4版:科学生活
睡前,别忘了刷牙!

2025920日是第37全国爱牙日,今年的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牙齿作为我们咀嚼食物、感受美味的重要工具,其健康状况不仅关乎口腔舒适度,更直接影响着营养吸收、心血管健康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关于口腔健康的疑问,学会科学护牙。

清晨闹钟响了一遍又一遍,猛地惊醒后匆忙吃几口食物就冲向门口,刷牙这件事早被抛到脑后;深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倒在沙发上不想动弹,连拿起牙刷的力气都没有——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多人都似曾相识?我们总在生活的忙碌与疲惫中,不经意间忽略了口腔护理,这些看似微小的偷懒,可能正在悄悄影响着全身健康。

不过,不刷牙就吃早饭和不刷牙睡觉哪一个危害更大?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综合牙科医师何剑亮表示,总的来看,这两者都不推荐。但不刷牙就睡觉的危害远大于不刷牙就吃早饭。

睡前不刷牙细菌疯狂繁殖

睡觉时进食停止,吞咽动作和唾液分泌都会减少,这会对细菌的冲刷和抑制作用减弱,为细菌快速繁殖提供便利条件。

睡前不刷牙或刷牙糊弄,可导致细菌大量滋生,容易出现晨起嘴里有异味的情况;如果舔一下牙齿内侧,还会感觉很不光滑,这些都是牙菌斑堆积的结果。

牙菌斑沉淀久了,不仅容易引发龋齿,还会造成不可逆的牙龈萎缩。

晨起不刷牙咽下细菌问题不大

如果前一晚认真刷牙,口腔内的细菌可被有效清洁,但经过一夜睡眠,还是会有少量细菌滋生。

早上不刷牙就吃早饭,细菌可随食物进入消化道,但大部分细菌会被胃酸消灭掉。比起让细菌作用于牙齿,被咽下去的细菌带来的危害可忽略不计。

当然,这并不代表早上不需要刷牙。靠咀嚼和唾液分泌虽说可以减少牙面上的细菌,但清洁效率太低,效果也不好。

5个信号提示刷牙不合格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毕良佳提醒,刷牙不合格可致牙菌斑堆积,易出现以下几个迹象。

牙齿不光滑。当牙菌斑在牙齿表面堆积,用舌头接触时,会感到牙齿表面不光滑。

口臭。牙菌斑中含有细菌,会产生一种难闻的气味,出现口臭的现象。

牙龈红肿或刷牙出血。过多的牙菌斑会刺激牙龈,使其肿胀疼痛,还可能引起牙龈炎、牙周炎,导致刷牙时出现出血现象。

牙垢堆积。牙菌斑长时间不去除,会硬化成牙垢、牙结石,常出现在牙龈和牙齿交界处,看起来呈黄色或棕色。

牙齿敏感。随着时间推移,牙菌斑会导致牙龈萎缩,让牙齿更敏感。当吸入冷空气、吃过凉过热的食物时,会产生酸痛感。

科学护牙做好4

刷牙是保持口腔卫生最简单有效的方式,能清除黏附在牙面上的牙菌斑,这对预防龋齿、牙龈炎、牙周炎都很重要,甚至关乎心血管健康。

每天至少刷牙两次

建议大家每天早晚都要刷牙,每次刷牙时间控制在2分钟左右。刷牙时不建议使用粗暴的伐木式横向刷牙法,容易损伤牙釉质,导致楔状缺损。正确手法是使刷毛与牙齿、牙龈呈45度角,以画小圆圈的方式清洁。

重点清洁下前牙内侧

由于重力作用,矿物盐容易沉积在下前牙内侧,并且这个部位日常不易被清洁,结石往往比其他部位多。所以,刷下前牙时一定要把牙刷竖起来,从下往上轻刷牙齿,带走牙缝里沉积的软垢和食物残渣。

每天至少用一次牙线

龋坏常发生在两个挨着的牙齿之间,想要面面俱到彻底清洁牙齿,就不能忽略牙与牙之间的接触面。可以用牙线剔除牙缝中的软垢,剔除之后漱口。牙线可配合早晚刷牙时使用,如果做不到,至少夜间使用一次。存在牙龈萎缩、牙齿间隙变大的人,可选用合适的牙间隙刷清洁牙缝。

每年最好洗一次牙

日常刷牙可能清洁不到位,建议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如果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敏感等症状,可能有轻度炎症,也可以通过洗牙解决。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门户,没有健康的牙齿,就很难享受美味的食物,也可能给全身健康埋下隐患。让我们从认真刷牙开始,把科学护牙的习惯融入每一天,用一口健康的牙齿,为全身健康筑牢基础,让牙齿健康伴终身不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日常。(据《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