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7 期 / 第4版:科学生活
预防带状疱疹 远离“切肤之痛”

随着气温回暖,各种疾病也进入高发期。其中,带状疱疹作为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因其疼痛和可能留下的后遗症而备受关注。为了科学预防带状疱疹,应及时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着凉等。

针扎火烧” 疼痛难忍

不能碰,睡不着觉,越到夜里疼得越厉害,如针扎火烧近日,家住北京的严女士腰间至右胸前突然冒出一片红疹,起初只是轻微瘙痒,但随后变得刺痛难忍,最终被确诊为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为单侧皮肤出现成簇的水疱,并伴有剧烈疼痛。这种疼痛往往伴随着皮肤上出现的水疱沿着一条或多条神经分布的区域散布,通常呈长条带样,俗称缠腰龙。部分患者在康复后仍可能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尤其是老年患者,疼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更久。

通常情况下,带状疱疹发病原理与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以及患有慢性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或免疫缺陷疾病的人群,还有长期服药导致免疫力下降的患者,都是带状疱疹的高风险人群。此外,有些年轻人在压力较大、生活作息不规律、休息不佳时,也会出现带状疱疹。

需注意的是,带状疱疹虽然常见于腰部和胸部,但实际上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只要有神经分布的地方,都有可能发生带状疱疹,如头部、颈部、胸部、腰部、四肢等部位。

此外,带状疱疹还存在多种特殊类型的表现,如眼部周边及耳部周边的带状疱疹等。其中,眼部周边的带状疱疹对眼球包括角膜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耳部带状疱疹会引发耳部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往往还伴随着面瘫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听力减退。

长期潜伏  容易复发

事实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人体婴幼儿时期就已潜伏在体内,大部分人在小时候都得过水痘。然而,这种病毒并未被完全清除,而是隐藏在身体的某些神经节内。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如劳累、环境变化、年龄增长、患有慢性病等,病毒便会再次活跃,诱发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在发病前,会有一系列的前兆症状,如乏力、低热、食欲缺乏或皮肤出现烧灼感和神经痛。然而,关于带状疱疹的一些认知误区,导致许多人在预防和治疗上走了弯路。如,针对带状疱疹不会传染便存在一定误区。事实上,在带状疱疹的发病初期和急性期,它具备一定传染性,特别是家中有老人和儿童的情况下,需要特别警惕,以防感染。一旦进入带状疱疹神经痛阶段,其传染性一般很小,甚至可视为不具备传染性。

此外,许多人还持有带状疱疹治愈后不会复发的误解。实际上,带状疱疹病毒在初次感染后会在体内长期潜伏,并不是终身免疫。因此,曾经患过带状疱疹的人在免疫力下降时,仍然有可能复发。部分人群平时生活不规律、熬夜等导致自身免疫功能下降,也容易引发带状疱疹再次感染。

提高免疫  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可以有效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有数据显示,5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后,带状疱疹发生率可降低90%以上。目前,我国已有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和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两种选择,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的注射要求是年龄在50岁以上,需要两次注射完成免疫接种,第一剂次和第二剂次间隔两个月。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的注射要求是年龄在40岁以上,注射一次即可。通常情况下,带状疱疹疫苗的保护期限在520年之间,这一范围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疾病患者在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前,应详细咨询医生,评估自身情况和接种风险,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接种疫苗。正在患带状疱疹的患者不建议接种疫苗,应等疱疹痊愈后再进行接种;如果患者患有急性发热性疾病,如高烧等,应推迟接种疫苗,以免加重病情或影响疫苗效果。

提醒:一旦发现带状疱疹症状,应立即就医,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和营养神经药物,以减少带状疱疹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切勿因忍痛延误治疗。(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