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6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成都高新区建“五大平台”助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


本报讯 近年来,随着成都“东进”战略全面铺开,成都高新东区在外务工的农民工陆续返乡发展。面对“返乡就业创业流”,成都高新区以抓好农民工群体的党建工作为重点,探索搭建政治平台、服务平台、实训平台、就业创业平台、展示平台等助力农民工发展的“五大平台”,为实现乡村振兴凝聚新力量。

在成都高新东区芦葭镇烈士村,年轻的毛治群是为数不多的“留守”青年之一。2015年之前,毛治群和很多家乡的年轻人一样在外发展,她和爱人在山西从事服装批发生意。在获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选址芦葭镇的消息,一直有着“土地情结”的毛治群决定返乡创业。“父辈们对土地有感情,但是有心无力,我们这代人几乎没有人愿意回家种地,我想要尝试并有所突破。”毛治群回忆道。

回乡后,毛治群利用自留地种起了草莓,建起了芦葭镇第一家草莓基地。“第一年情况很好,一亩地有1万多元的利润,种了6亩地,赚了10多万元。”但毛治群并没有满足,她开始寻找不足。毛治群称,自己虽然种植草莓多年,却仍在不停摸索最佳的种植技术和经验,今年,她甚至有了“无土栽培”的大胆设想。

针对毛治群这类回乡创业青年对现代农业技术的需求,成都高新区充分利用科技、信息等优势,开展“创新大讲堂”“创业沙龙”“技能大比武”等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互动交流活动。“去年以来,已开展各类专场培训40余次、培训返乡农民工200余人次,多名农民工通过兴办合作社踏上创业致富之路。”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不仅如此,成都高新区还为农民创新创业提供“税费减免”“融资贷款”等多项扶持。

去年,毛治群当选为成都市人大代表。她在2018年成都市两会上提出了为草莓购买“农业保险”的建议。三个多月前,她的建议在成都高新区得到落实。成都高新区财政补贴75%,种植户出资25%,共同为芦葭镇的草莓买了一份“保险”,种植户创业风险进一步降低。

如今,芦葭镇的草莓种植规模从当年毛治群一家的6亩发展到了1000亩。“这里以后就是机场跑道。”毛治群指着身后的土地告诉记者,“乡村在振兴,家乡发展有未来。我希望出门在外的年轻人都可以回来发展,家里也就不再有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了。”她说,2018年,她的草莓基地年收入20多万元,今年,她希望扩大规模再生产。

像毛治群这样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在成都高新东区还有很多, 2018年成都高新东区共吸引农民工268人返乡就业创业。针对返乡农民工创办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都高新区通过党建、联建、挂靠建等方式,创新农村产业党组织设置,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形式。目前,成都高新东区7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党组织实现了全覆盖,16名返乡农民工的自主创业项目实现年收入5万元以上。成都高新区正逐渐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典范和现代都市人的新故乡。(本报记者 马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