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5 期 / 第1版:要闻
“红韵李”诞生!丹棱县有了首个自主知识产权李新品种


红韵李。  丹棱县委宣传部供图

本报讯  “认定编号:川认果2025006;作物种类:李;品种名称:红韵李……祖祖辈辈种植李子,今年丹棱县终于有了首个自主知识产权李新品种!近日,在位于眉山市丹棱县顺龙乡青云村一组的一处果园内,当得知从自家果园中诞生的红韵李获得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成为丹棱县首个自主知识产权李新品种时,果农王玉苹喜不自胜。

众所周知,水果新品种的诞生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过程,从变异母株的发现,到单株提纯优选试验,再到各项指标的观察记录和对比,最终通过专家验收完成新品种认定……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蕴含着农技专家的专业能力与不懈付出。

红韵李诞生的故事还得从9年前说起。

咦!这株李子怎么和其他的不一样?”20167月,时任丹棱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的刘敬宗,作为丹棱县脆红李种植技术大比武初赛评委,深入青云村参赛果农王玉苹的果园中查看果树生长状况。其间,一株叶片宽大、鸡爪枝多、果实色泽红润且个头偏大的奇异李树引起了他的注意。

刘老师,这株李树确实与众不同,它结的果子偏红、熟期偏早、口感纯正,收购价格也比普通脆红李高。王玉苹的一番言语引起了刘敬宗的重视,但作为经验丰富的农技专家,他深知如果是变异株,必须性状稳定才有推广价值的道理。

回到单位后,刘敬宗迫不及待地与经验丰富的老同事——丹棱县水果专家文荣中分享了这一发现。为了进一步验证,文荣中联系了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汪志辉,把发现脆红李变异株的事情作了详细介绍。

紧接着,汪志辉教授带领团队,与文荣中、刘敬宗一起,马不停蹄地来到王玉苹的果园。经过现场测定和连续多日的观察后,汪志辉教授得出结论:确系脆红李变异株。

经过充分的调研后,汪志辉教授团队与丹棱县农业农村局达成共识:一起进行立项研究,为新品种打造完整的身份证

2016年夏天开始,科研团队对变异脆红李的物候期、生育时期(始花、盛花、末花、第一次生理落果、第二次生理落果等),果实的大小、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可溶性糖、抗坏血酸等指标,进行了全面对比和检测。

2017年,科研团队选取芽变枝组上的发育枝以毛桃为砧木进行嫁接繁殖,培育嫁接苗170株,在四川农业大学建园,实行单株编号挂牌进行提纯优选试验。2018年,嫁接苗开始试花挂果。2019年,进入盛产期。2021年,科研团队从170株嫁接树中优选50株建立采穗圃。同时,在丹棱县建立品比试验园,并在多个村庄试点,进行多点观察。

通过长达6年的观察和记载,科研团队收集了新品种的生物学性状、适应性、抗性、产量、品质等系列数据,成功得出其核心指标:与老品种脆红李相比,新品种成熟期提前1015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高出1.5%3.0%

新品种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比其他李子红,丹棱县又是一个韵味十足、底蕴深厚的地方,不如就叫红韵李!”2023727日,四川省种子站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深入青云村,对脆红李变异株进行田间认定,在认定过程中,新品种的名字也随之诞生。

202312月,农业农村厅对红韵李新品种认定结果进行公示;20251月,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正式向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丹棱县农业农村局)颁发《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证书》,至此丹棱县首个自主知识产权李新品种正式诞生。

连续几年的科研历程,上百次的实地观察记录,其中的艰辛少有人知!刘敬宗感慨地说,从发现变异株到新品种培育的几年间,红韵李从最初一株不起眼的变异株到如今走出顺龙的大山。假以时日,这些红彤彤的果子也必将从一株独秀漫山红韵,成长为果农增收致富的金果果(罗俊涵 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