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2 期 / 第3版:地方报道
回得来留得住能发展 仁寿县“筑巢引凤”13.8万民工返乡创业


“十分感谢感谢党的就业政策,我们只要踏实拼命干,就会一年更比一年富!”近日,47岁的眉山市仁寿县曹家镇清泉村村民陈雪文谈到返乡创业成功经历时感慨地说。

据悉,陈雪文是当地回乡创业的典型。通过养殖鹌鹑,他家从远近闻名的贫困户一跃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随着国内经济转型发展及省内外用工环境的变化需求,近几年仁寿县有13.8万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回乡创业就业,其中自主创业3.12万人。如何让返乡民工回得来、留得住、能发展?仁寿县因势利导,以市场为导向,从抓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搭建创业平台、促进再创业等方面入手,不断拓展就业渠道,激发群众发展内生动力,努力实现返乡民工回乡创业“软着陆”。

抓培训

激发创业源动力

近年来,县人社部门共投入资金1415万元,免费开展创业培训、扶贫培训、农民工品牌培训等,进一步加大就业培训工作力度。同时,该县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和需求,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到乡镇、到社区、到企业”活动,切实方便城乡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提高了创业人员专业素质,推动其成功创业。

现年44岁的仁寿县凤陵乡天星村返乡农民工戴翠英便是在成功创业的典型。戴翠英于2014年回到家乡谋求发展,在参加了县就业局组织的电商培训后,于20157月创办了仁寿农二哥食品贸易有限公司。公司以网络营销为主体,通过建立网络营销团队,不断带动企业发展,并创建了“鹌鹑西施”“阿巴嘟”等网络畅销品牌。2018年,公司共有固定供应商15家,专业网络销售团队10人,销售业绩逐步提升,年营销额达7000余万元。

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培训各类就业、创业人员3.5万余人,有效促进2.1万人成功就业、创业。

抓平台

推动创业“乘法效应”

为满足返乡人员创业愿望,近年来,该县成立了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建立一批创业孵化园,不仅为各类人员提供创业技能培训、办公场地、网络设备、创业信息资源等,还为创业人员及时跟进资金、政策配套措施,极大缩短创业周转期,推动创业“乘法效应”。

彰加镇礼周村村民夏冬返乡后,在政府及人社部门的帮助下,成功入驻县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创建了四川田夫农业创业孵化园。该创业孵化园整合和挖掘眉山、仁寿特色和生态农产品,帮助农业合作社及农户实现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并拓宽销售渠道。截至目前,公司共计吸收就业人员15名,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此外,2018年,夏冬投资500万在当地建成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容纳超过200人创新创业,吸纳企业逾30家,就业100余人,并成功申报电商培训学院。

抓服务

为就业创业添后劲

仁寿县始终把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摆在首位,积极采取多项措施,着力破解难题,营造创业氛围,为返乡人士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破解回乡创业人员创业资金难题,全县大力开展创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财政支农资金“拨改投”改革试点等,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并通过收益分红壮大村集体经济。近年来,共发放各类返乡创业贷款4.82亿元,财政贴息1573.3万元。

为吸引人才回流,该县建立1.8万名仁寿在外优秀儿女人才档案库及“仁里寿乡”微信群,搭建县委、县政府与在外优秀企业家沟通交流平台,宣传仁寿就业创业政策,鼓励优秀儿女返乡就业创业。

为提升仁寿县公共就业服务水平,该县进一步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窗口作风建设,成立了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作风建设专项整治领导小组,通过自查自纠、监督评议等手段,进一步加强了窗口作风建设,努力开创仁寿县就业创业新局面。

此外,该县定期在各乡镇街道、社区开展创业专场宣传活动,共计召开创新创业表彰大会3次,表彰创业明星、创业新星200余名,发放宣传资料1.5万余份。旨在以创业成功典型人物事迹为引领,激发返乡创业人员内生动力。

(潘建勇本报记者苏文保)